成都半年社保多少钱 个人社保缴纳多少钱

本文目录

  1. 成都半年社保多少钱
  2. 个人社保缴纳多少钱
  3. 社保60%交多少钱
  4. 四川社保1个月交多少钱
  5. 2023年成都社保缴费标准
  6. 灵活就业人员医保缴费标准

成都半年社保多少钱

以2022年1月份的成都本市城镇社保,最低缴纳基数3726元来计算,社保费用是1332.73元,其中公司部分需要缴纳的费用共935.23元,职工个人部分需缴纳387.5元。

目前成都、成都高新、成都天府的社保档次分为成都城镇社保、农村社保,最低缴纳基数是3416元。每个人选择的缴纳基数不同,这也是产生不同费用的主要原因。

(一)、单位缴费比例

①基本养老保险:16%(有雇工的城镇个体工商户:12%)

②失业保险:0.6%

③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6.9%+0.8%

④工伤保险:行业基准费率(一类行业0.2%,二类行业0.4%,三类行业0.7%,四类行业0.9%,五类行业1.1%,六类行业1.3%,七类行业1.6%,八类行业1.9%),实际缴费费率为基准费率加浮动费率之和的50%,最低为0.1%,最高为1.425%。

⑤大病医疗互助补充保险:0.6%

⑥合计:25%-26.325%(不含有雇工的城镇个体工商户)

(二)、个人缴费比例

①基本养老保险:8%

②失业保险:0.4%

③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2%(生育保险个人不缴纳)

④工伤保险:个人不缴纳

⑤大病医疗互助补充保险:个人不缴纳

⑥合计:10.4%

个人社保缴纳多少钱

如果选择个人缴纳,只需缴纳两个险种,即养老和医疗保险(以北京市为例,不同地区标准不一样)。

以2018年的社保基数为准(上限为23118元;下限为3082元),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最低)约为:246.56元,医疗保险(最低)约为:95.48元,合计:342.04元/月,4104.48元/年。

如果是挂靠在单位缴纳,则需缴纳个人和公司两部分(5个险种)。以2018年的最低社保基数为准,个人缴纳金额约为:387.71/月,公司部分约为:1293元/月,合计1680.74,20168.88元/年。

社保60%交多少钱

法律主观:

社会保险基数4000是指职工在一个社保年度的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是4000,而不是多少钱。对于工资偏低的职工需按照高于本人实际工资的基数缴费,而工资偏高的职工则需要按低于本人实际工资的基数来缴费。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六十二条用人单位未按规定申报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数额的,按照该单位上月缴费额的百分之一百一十确定应当缴纳数额;缴费单位补办申报手续后,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按照规定结算。

四川社保1个月交多少钱

今年四川社保交多少钱

2018年社保缴费标准:

1、参保人缴费工资需根据本人上年度每月平均工资收入由用人单位负责如实申报。

2、去年年广东省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下称省平工资)为5525元;佛山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下称市平工资)为5151元。

3、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工资下限为2906元;上限为省平工资的300%,即:5525×300%=16575元。

成都半年社保多少钱 个人社保缴纳多少钱

4、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缴费工资统一为我市2015年度在岗职工平月均工资,即5151元。

5、生育保险缴费工资下限为市平工资的75%,即:5151×75%=3863元;上限为市平工资的300%,即:5151×300%=15453元。

6、失业保险缴费工资下限为市最低月工资标准1510元,上限为市平工资的300%,即5151×300%=15453元。

7、工伤保险缴费工资下限为市平工资的60%,即:5151×60%=3091元;上限为市平工资的300%,即:5151×300%=15453元。

2018年社保缴纳比例:

1.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20%,个人缴费比例8%;

2.医疗保险:单位缴费比例10%,个人缴费比例2%;

3.失业保险:单位缴费比例1%,个人缴费比例0.5%;

4.生育保险:单位缴费比例1%,个人缴费不缴费;

5.工伤保险:单位缴费比例0.5%,个人缴费不缴费。

你可以按以上比例计算你需要缴纳多少钱。

如有其他保险疑问,请来:多保鱼讲保险!,

2023年成都社保缴费标准

我们都知道社保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会影响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有很多人比较关注我们在交社保的时候,社保基数到底要多少。今天就和我一起来了解一下,成都社保基数2023年是多少?以及我们在交社保的时候,公司和个人的缴纳比例是多少。

一、成都社保基数是多少

1、养老保险

缴费工资的上下以及下限标准是按照2018年的时候,全省的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的50%,以及300%来执行的,大约下限就是2500元左右,上限就是15,000元左右。

2、其他几种保险的缴费基数就是按照2018年的时候,全省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的60%以及300%来进行执行的,下限就是比养老保险会多500元左右。

3、至于住房公积金缴费基数的上限就是22,000元下限就是1500元。缴费基数越高,我们未来能够享受到的待遇就会越多。

二、成都社保缴纳比例是多少

1、养老保险。对于城镇职工来说,个人缴费8%,单位缴费20%。对于本市户籍劳动者来说,单位缴纳1%是个人缴纳8%。对于非成都农村户口的人员来说,单位缴纳12%,个人缴纳8%。

2、医疗保险。对于城镇职工来说,单位缴纳个人只需要缴纳2%。对于本市户籍劳动者来说,个人缴纳2%,单位缴纳对于非成都农村户籍人员来说,个人不需要缴纳单位需要缴纳、生育保险。单位需要缴纳职工个人不需要交。

4、失业保险。单位需要缴纳2%,个人需要缴纳1%。

5、工伤保险。一类行业缴纳二类行业缴纳三类行业缴纳2%。

三、成都社保缴费怎么查询

1、打开微信进入四川医保公共服务平台小程序。如果大家找不到这个小程序,可以先关注成都本地宝的公众号,然后可以在对话框里面输入医保,就能够快速进入到这个小程序了。

2、登录以后,点击页面下方的服务按钮,就可以进入到个人医保查询了。

3、点击参保缴费信息查询,然后需要选择缴费的起止时间以及缴费的类型,然后点击搜索,就可以看到每个月社保额缴费情况了。

灵活就业人员医保缴费标准

一、区别:

1、灵活就业人员医保的待遇高于城镇居民医保待遇。城镇居民医保是基本医疗保险和灵活就业人员医疗保险所未覆盖的人群,是属于补充险种。缴费底,报销少(主要针对小孩,老人等)

2、灵活就业人员的特殊疾病种类少。没得个帐户(医保卡只是身份的识别)。基本医疗保险设有个人帐户,每月个人缴的费用(不含大额)和单位缴的费用按一定比例划入个人帐户,用于支付看病时的自付部分和购药

3、不退还,只要参保人员办理完手续,在指定银行指定帐户足额存款,并扣费成功,则视为对灵活就业人员医疗保险政策的认同。不论待遇等待期过否,都不退还。因为该费用已进入医保基金,医保基金只能用于参保人员的待遇支付。参保人员缴费后(除待遇等待期)都是医保的保障期,保障期内产生的医疗费用,按相关规定享受相应待遇

4、两者不能同时享受,同属社会保障险,只能享受一种

二、保险城镇居民学生、儿童每人每年筹资标准是100元,个人缴纳医疗保险费60元,其余40元由政府补助。重度残疾、享受低保待遇和特殊困难家庭的学生儿童,个人不缴费,医疗保险费全部由政府补助。非从业城镇成年居民按照每人每年560元筹资,缴费和补助标准是:

1、重度残疾人、享受低保待遇人员、特殊困难家庭人员和低收入家庭60周岁以上老年人,个人不缴费,医疗保险费全部由政府补助

2、7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个人缴纳医疗保险费120元,其余440元由政府补助

3、其他非从业城镇居民个人缴纳医疗保险费330元,其余230元由政府补助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是以没有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城镇未成年人和没有工作的居民为主要参保对象的医疗保险制度。

三、目前我国灵活就业人员的现状主要是:

1、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形式多种多样

2、我国灵活就业人员数量众多,而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医疗保险人数不多

3、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工作特点是工作的临时性、间断性、不稳定性和收入的不固定性。4、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医疗保险需办理挂靠手续

5、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医疗保险的缴费基数一般为各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60%(六)灵活就业人员首次参加医疗保险,足额缴费后,在一定的医疗等待期后才可以享受医疗保险待遇。

四、目前灵活就业人员医疗保险中存在问题主要是:

1、参保人数少,存在一定的道德风险

2、由于工作的不稳定性,影响到参加医疗保险的连续性

3、平均缴费水平低,影响到基金的收入

4、跨地区转移难

5、管理滞后。根据我国灵活就业人员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强调医疗保险的强制性,应保尽保

(二)加强缴费基数稽查,应收尽收

(三)积极完善政策:建立多种形式的缴费水平,对应不同的待遇享受;建立医疗保险异地转移机制

(四)重视参保后管理,堵住漏洞,防止骗保行为

五、灵活就业人员医疗保险的满足条件:

1.未在用人单位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

2.就业年龄范围内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

3.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但未达到按月领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缴费年限,在本市继续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人员

六、灵活就业人员医保缴费标准:

30按与参保人员现行医疗保险待遇一致对应缴费档次三档,缴费标准为每月191.13元,参保时未满周岁,参保后实际缴费月数未达到5年的,享受优惠待遇,先按上述缴费标准缴费,每月会把享受优惠部分剩余到缴费的银行卡内,望周知。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