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四川资阳社保平均工资 四川省资阳市社保缴费标准

本文目录

  1. 18年四川省平均工资是多少
  2. 四川省资阳市社保缴费标准
  3. 成都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4. 成都市社保缴费比例及金额
  5. 成都社保最低缴费基数2019
  6. 成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

18年四川省平均工资是多少

四川

2013

年就业人员平均工资

5

27

日,四川省统计局发布关于

2013

年就业人员平

均工资的公告。

四川省城镇全部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

41795

元。

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

47965

元;其中:

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

49018

2014

7

1

日起调整全省最低工资标准。

2020年四川资阳社保平均工资 四川省资阳市社保缴费标准

四川省

2

014

年月最低工资标准将由

2013

年的

4

档调整为

3

档,

即每

1100

元、

1250

元、

1400

元。非全日制用工小时最低工资

标准调整为每小时

11.5

元、

13.2

元、

14.6

元。省政府相关

会议还决定,四川省

2014

年企业工资增长指导线的基准线

11

%,上线为

18

%,下线为

4

%。

信息传输工资增速

40

%最快

住宿和餐饮业平均工资

27633

元。

国有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

53896

元;

城镇集体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

39112

元;

内资外资和港澳台投资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

43857

元;

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

29830

元。

农、林、牧、渔业

29416

元;

采矿业

41540

元;

制造业

37519

元;

四川省资阳市社保缴费标准

2022年资阳市社保缴费标准是多少 2022年资阳市社保缴费费用表(2022年个人社保缴费标准表),2022年资阳市个人社保费用是多少?下文就一起来简单的了解一下吧。

一、资阳市单位社保缴费比例

养老保险,单位和个人分别缴纳20%、8%;

医疗保险,单位和个人分别缴纳12%、2%;

失业保险,单位和个人分别缴纳2%、1%;

生育保险单位缴纳0.60%,个人不缴;

工伤保险单位缴纳2%,个人不缴。

二、资阳市个人社保缴费比例

养老保险:20%

医疗保险:9%

保费=缴费基数与缴费比例的乘积

三、资阳市社保费用

资阳最低社保缴费

缴纳项目

基数

企业比例

企业缴纳金额

个人比例

个人缴纳金额

养老

3416

16%

546.56

8%

273.28

医疗

5351

7.70%

412.03

2%

107.02

失业

3041

0.60%

18.25

0.40%

12.16

工伤

1650

0.20%

3.3

0%

0

生育

0

0%

0

0%

0

医疗补充

1650

0%

0

0%

0

大病医疗

1650

0%

0

0%

0

残保金

0

0%

0

0%

0

公积金

0

0%

0

0%

0

企业共缴纳:¥980.14

个人共缴纳:¥392.46

总共缴纳:¥1372.60

成都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法律主观:

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69419元,比上年增加5493元,增长8.6%,其中: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71631元,比上年增加5850元,增长8.9%。分行业看,年平均工资最高的前三个行业分别是:第一: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90666元。第二:金融业87323元。第三:卫生和社会工作86251元。而在2016年,排名前三的分别是金融业82847元,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82348元,电力、燃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79969元。相比2016年,19个行业中,年平均工资排名后三位的则没有变化,分别是:倒数第一:住宿和餐饮业36363元。倒数第二:居民服务、修理和其它服务业37401元。倒数第三:农、林、牧、渔业42940元。

成都市社保缴费比例及金额

法律主观:成都市企业社保缴费比例怎么计算与我们日常的工作或生活息息相关,有着紧密的关联,因此,我们不能只听说过,却不知到它具体是如何,一、成都企业社保缴费比例养老保险单位缴纳19%,个人缴纳8%;医疗保险单位缴纳6.5%,个人缴纳2%;失业保险单位缴纳0.6%,个人缴纳0.4%;工伤保险根据单位行业标准确认缴费比例,并从2016年5月份开始缴费比例下调30%,在2016年4月本单位缴费费率基础上乘以0.7,个人不缴纳;生育保险单位缴纳0.8%,个人不缴纳;二、成都离职了怎么交医保和社保在本地续缴社保的离职后又在本地找到里新工作的要办社保就容易多了。因为只需把社保转移到本地的新单位,所以这时将你的社保号告诉新单位就行了,不用再去社保局办理其它业务,单位就可以根据你的社保号为你办理社保续保手续。异地社保续保辞职后,如果你离开原来的地方,去了外地工作,那么就得将社保转移至外地,这样企业才能继续给你代缴社保。想要转移社保至外地,你只需到原交费地的社会保险部门开一张社保“缴纳凭证”,并带到新地方的新单位就可以了,其余的代理社保之事由单位全权办理。离职无单位续保如果你离职以后没有单位,但自己还想缴纳社保,那就可以以灵活就业人员的身份继续缴纳社保或者通过第三方代理机构进行缴纳。三、成都办社保流程(一)单位办理流程第一步:申请单位持加盖单位公章的《成都市社会保险卡制作申报表(单位)》向基本医疗保险关系所在地的市或区(市)县经办机构提出补办申请;第二步:申请受理七个工作日后,申请单位凭《成都市社会保险卡制作申报表(单位)》及领卡人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领取社保卡。(二)个体参保人员办理流程第一步:申请人携带个人身份证(户口)原件向基本医疗保险关系所在地的市或区(市)县经办机构提出补办申请,并填写《成都市社会保险卡制作申报表(个人)》;第二步:申请受理七个工作日后,申请人凭《成都市社会保险卡制作申报表(个人)》及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领取社保卡;如是代办还需提供代办人身份证(户口)原件及双方的身份证复印件。法律客观:《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条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成都社保最低缴费基数2019

成都最新社保缴费标准也有缴费基数上下限的规定,现在社保最低缴费基数为4071元,最高缴费基数为20355元。

按照规定社保,用人单位要承担16%的养老保险,7.55%的医疗保险,0.75%的大病保险,0.6%的失业保险和0.2%的工伤保险。职工个人则需要承担8%的养老保险,2%的医疗保险和0.4%的失业保险。

如果是按照新的成都最新社保缴费标准,以最低缴费基数4071元参保,社保每个月单位要承担1021.82元,职工个人要承担423.38元。

成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

一、成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次及领取的金额:

1、成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次:

现在四川调整了当地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档次,从以前的每年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3000元和4000元共13个缴费档次,新增了5000元和6000元两个缴费档次,对应的补贴为240元和280元。这样一来,四川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档次达到了15个,大家可以根据个人的经济条件选择不同的缴费档次。

2、领取的金额:

(1)如果按照最低200元的缴费档次,缴纳15年,那么加上补贴40元,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余额为3600元,拿到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就是3600元/139=26元,再加上基础养老金105元,总共就是131元。

(2)而如果按照最高6000元的缴费档次,缴纳15年,那么加上补贴280元,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余额为94200元,拿到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就是94200元/139=678元,再加上基础养老金105元,总共就是783元。

二、养老保险的概念:

1、养老保险(Endowment Insurance)是国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而退出劳动岗位后而建立的一种保障其基本生活的社会保险制度。目的是以社会保险为手段来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为其提供稳定可靠的生活来源。

2、养老保险是在法定范围内的老年人“完全”或“基本”退出社会劳动生活后才自动发生作用的。所谓"完全",是以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脱离为特征;所谓"基本",指的是参加生产活动已不成为主要社会生活内容。其中法定的年龄界限才是切实可行的衡量标准。

3、同时被保险人只有满足以下两个条件,即: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条件已办理相关手续;按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累计缴费年限满15年的,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核准后的次月起,方可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及丧葬补助费等。

三、养老保险的主要内容:

1、我国的养老保险由四个层次(或部分)组成。

(1)第一层次是基本养老保险;

(2)第二层次是企业补充养老保险;

(3)第三层次是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

(4)第四层次是商业养老保险。

在这种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中,基本养老保险可称为第一层次,也是最高层次。

2、基本养老保险:

(1)基本养老保险(亦称国家基本养老保险),它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基本养老保险以保障离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为原则。

(2)它具有强制性、互济性和社会性。

(3)它的强制性体现在由国家立法并强制实行,企业和个人都必须参加而不得违背;互济性体现在养老保险费用来源,一般由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共同负担,统一使用、支付,使企业职工得到生活保障并实现广泛的社会互济;社会性体现在养老保险影响很大,享受人多且时间较长,费用支出庞大。

3、企业补充养老保险:

(1)由国家宏观调控、企业内部决策执行的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又称企业年金,它是指由企业根据自身经济承受能力,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基础上,企业为提高职工的养老保险待遇水平而自愿为本企业职工所建立的一种辅助性的养老保险。

(2)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是一种企业行为,效益好的企业可以多投保,效益差的、亏损企业可以不投保。实行企业年金,可以使年老退出劳动岗位的职工在领取基本养老金水平上再提高一步,有利于稳定职工队伍,发展企业生产。

4、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

(1)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是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由职工自愿参加、自愿选择经办机构的一种补充保险形式。

(2)实行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的目的,在于扩大养老保险经费来源,多渠道筹集养老保险基金,减轻国家和企业的负担;有利于消除长期形成的保险费用完全由国家"包下来"的观念,增强职工的自我保障意识和参与社会保险的主动性;同时也能够促进对社会保险工作实行广泛的群众监督。

5、商业养老保险:

(1)商业养老保险是以获得养老金为主要目的的长期人身险,它是年金保险的一种特殊形式,又称为退休金养老保险,是社会养老保险的补充。

(2)商业性养老保险的被保险人,在交纳了一定的保险费以后,就可以从一定的年龄开始领取养老金。这样,尽管被保险人在退休之后收入下降,但由于有养老金的帮助,他仍然能保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

(3)商业养老保险,如无特殊条款规定,则投保人缴纳保险费的时间间隔相等、保险费的金额相等、整个缴费期间内的利率不变且计息频率与付款频率相等。

四、基本作用:

1、养老保险是以老年人的生活保障为指标的,通过再分配手段或者储蓄方式建立保险基金,支付老年人生活费用。它的实施具有以下作用:

(1)有利保证劳动力再生产

通过建立养老保险的制度,有利于劳动力群体的正常代际更替,老年人年老退休,新成长劳动力顺利就业,保证就业结构的合理化。

(2)有利于社会的安全稳定

养老保险为老年人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使老年人老有所养。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老年人口的比例越来越大,人数也越来越多,养老保险保障了老年劳动者的基本生活,等于保障了社会相当部分人口的基本生活。对于在职劳动者而言,参加养老保险,意味着对将来年老后的生活有了预期,免除了后顾之忧,从社会心态来说,人们多了些稳定、少了些浮躁,这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3)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

各国设计养老保险制度多将公平与效率挂钩,尤其是部分积累和完全积累的养老金筹集模式。劳动者退休后领取养老金的数额,与其在职劳动期间的工资收入、缴费多少有直接的联系,这无疑能够产生一种激励劳动者的职期间积极劳动,提高效率。

2、此外,由于养老保险涉及面广,参与人数众多,其运作中能够筹集到大量的养老保险金,能为资本市场提供巨大的资金来源,尤其是实行基金制的养老保险模式,个人账户中的资金积累以数十年计算,使得养老保险基金规模更大,为市场提供更多的资金,通过对规模资金的运营和利用,有利于国家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

3、在中国,90年代之前,企业职工实行的是单一的养老保险制度。1991年,《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提出:"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建立起基本养老保险与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制度"。从此,中国逐步建立起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

五、主要特点:

1、由国家立法,强制实行,企业单位和个人都必须参加,符合养老条件的人,可向社会保险部门领取养老金。

2、养老保险费用来源,一般由国家、单位和个人三方或单位和个人双方共同负担,并实现广泛的社会互济。

3、养老保险具有社会性,影响很大,享受人多且时间较长,费用支出庞大。因此,必须设置专门机构,实行现代化、专业化、社会化的统一规划和管理。

(1)通过建立养老保险制度,有利于新老更替,实现就业结构的合理化;为老年人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使老年人老有所养,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项重要措施,有利于社会稳定;能够激励年轻人奋进,提升工资标准,为退休后的生活提供保障,有利于从侧面上促进经济发展。

(2)养老问题不仅是社会问题,而且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关系到一个国家或社会的经济、文明发展,需要我们予以足够的重视。由于养老保险的实施范围很广,被保险人享受待遇的时间较长,费用收支规模庞大,因此,必须由政府设立专门机构,在全社会统一立法、统一规则、统一管理和统一组织实施。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条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六条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