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成都社保公积金政策 成都社保公积金

本文目录

  1. 2020成都社保公积金政策
  2. 成都社保公积金
  3. 成都住房公积金最新政策2021
  4. 社保和公积金缴费标准
  5. 国家对社保的最新政策
  6. 社保减免政策

2020成都社保公积金政策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成都公积金单边缴纳比例是6%-15%.(个人比例和单位比例相等)

如果是机关事业单位或者国有企业,那么上限是12%.

举例来说,比例定6%,你的工资2000元,那么每个月公积金就是你交120元,单位交120元

成都社保公积金

养老保险:1、城镇职工:单位缴费20%,个人缴费8%。2、原综保本市户籍劳动者:单位缴费12%,个人缴费8%。3、非成都农村户籍人员:单位缴费12%,个人缴费8%。生育保险:单位缴纳个人不缴纳。失业保险:单位缴费2%,个人缴费1%。

常说的社保就是五险,一金就是指的公积金,随着我国各个省份阶段性调整社保缴费比例政策的出台,我们各个省份城市都在推进社保缴费比例调整的工作,下面的我以成都市为例,为您解答

成都五险一金缴纳比例是多少这个问题,同时阐述成都市阶段性调整社保比例的最新政策。

一、公积金缴存比例

财政拨款单位、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不得高于12%,其他单位缴存比例高于12%的部分按国家税收政策规定纳税,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不得低于6%。

二、社保缴纳比例

成都社会保险险种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身份不同,参保比例不同。同时每个参保险种缴费比例不同,具体如下:

1、养老保险:

(1)城镇职工:单位缴费20%,个人缴费8%;

(2)原综保本市户籍劳动者:单位缴费12%,个人缴费8%;

(3)非成都农村户籍人员:单位缴费12%,个人缴费8%。

2、医疗保险:

(1)城镇职工:单位缴纳个人缴纳2%;

(2)原综保本市户籍劳动者:单位缴纳个人缴纳2%;

(3)非成都农村户籍人员:单位缴纳个人不缴纳。

3、生育保险:单位缴纳个人不缴纳。

4、失业保险:单位缴费2%,个人缴费1%。

5、工伤保险:一类行业二类行业三类行业2%。

6、大病医疗互助补充保险:

(1)城镇职工:单位缴纳1%,个人不缴纳;

(2)原综保本市户籍劳动者:单位缴纳1%,个人不缴纳;

(3)非成都农村户籍人员:自愿缴费。

三、阶段性降低社保公积金缴费比例

成都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官方发布全市成都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调整标准。成都市住房公积金月缴存基数上限调整为19321元,下限将分区域执行两个不同的标准,其中,成都高新区、成都天府新区、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新都区、温江区、双流区、郫县、新津县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下限为1500元;简阳市、都江堰市、彭州市、邛崃市、崇州市、金堂县、大邑县、蒲江县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下限为1380元。成都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明确: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不得高于12%,不得低于5%。必须按照上一年实际收入为职工足额缴公积金。

对于成都五险一金缴纳比例是多少这个问题,我的解释是,随着我国阶段性调整社保政策的出台,社保缴费比例不是固定不变的,缴费比例会随着国家政策的变化而变化,也会根据参保人的身份不同而不同,但是总体来说缴费比例是下降的,这样有利于企业减负,降低企业成本,对于公积金缴费比例,成都市也做了明确规定,不得高于12%,不得低于5%。

成都住房公积金最新政策2021

2021住房公积金新政策公积金的提取总额不可以超过总房价。

购买定向安置经济适用住房贷款额度还应不高于所购住房全部价款与房屋补偿金的差价。单位逾期不缴或者少缴住房公积金的由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责令限期缴存。

具体如下:

1、职工和单位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比例均不得低于职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的5%,有条件的城市,可以适当提高缴存比例;

2、住房公积金不是职工工资的组成部分,不以现金形式发放,并且必须存入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在受委托银行开设的专户内,实行专户管理。

法律依据

《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

第九条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在住房公积金管理方面履行下列职责:

(一)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和调整住房公积金的具体管理措施,并监督实施;

(二)根据本条例第十八条的规定,拟订住房公积金的具体缴存比例;

(三)确定住房公积金的最高贷款额度;

(四)审批住房公积金归集、使用计划;

(五)审议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分配方案;

(六)审批住房公积金归集、使用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第二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提取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

2020成都社保公积金政策 成都社保公积金

(一)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的;

(二)离休、退休的;

(三)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的;

(四)出境定居的;

(五)偿还购房贷款本息的;

(六)房租超出家庭工资收入的规定比例的。

依照前款第(二)、(三)、(四)项规定,提取职工住房公积金的,应当同时注销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

职工死亡或者被宣告死亡的,职工的继承人、受遗赠人可以提取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无继承人也无受遗赠人的,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纳入住房公积金的增值收益。

社保和公积金缴费标准

法律分析: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的计算规则,社保缴费基数的下限应该为5644元,不过考虑到这两年疫情的关系,最终才将社保缴费基数的下限进一步调低至5360元。另外,机关事业单位的职工参保基本养老保险的月缴费基数下限为5644元。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二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

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分别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

第六十条用人单位应当自行申报、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非因不可抗力等法定事由不得缓缴、减免。职工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由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用人单位应当按月将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明细情况告知本人。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社会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直接向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缴纳社会保险费。

国家对社保的最新政策

2021年社保新政策规定,已经缴满10年或缴纳10年以上,还不满15年的人来说,可以选择延迟几年退休,让单位将剩余社保交完。

【基础分析】

按照往年的调整方案来看,基础养老金会定额调整一部分,缴费年限长、缴费基数高的退休人员会额外多涨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向高龄老人、建国前的老工人、企业退休军转干部、艰苦边远地区的退休人员进行照顾。

【个人建议】

对于社保来说关乎到每个人的未来保障,为了更好的养老生活,在生活中一定要按时缴纳社保,尽量不要出现断缴情况,只有这样才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需要注意的是,社保也可以转变为居民社保所缴纳的费用较低,但是依然能够享受到相关的福利保障在生活中如果有其他问题的话,也可以携带相关证件到当地社保局进行咨询。

【拓展资料】

目前,大部分城市已经放开对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的户籍限制,特别是省内城乡户籍限制已基本取消,不过,仍有部分超大城市要求必须拥有本地户籍,才能在就业地参保。

按照政府工作报告部署,今年要推动放开在就业地参加社会保险的户籍限制,9月底前出台相关政策,未来随着户籍限制的放开,灵活就业人员参保会越来越方便,符合要求的还可以申请社保补贴,以减轻个人缴费的经济压力。

2020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财政补贴人均是550元,今年会在此基础上再增30元,将达到每人每年580元,同步提高个人缴费标准40元,达到每人每年320元,此项工作5月底前出台相关政策。

随着城乡居民医保筹资标准的提升,参保人员的医保待遇也会不断稳步提升。

社保减免政策

国家最新的社保减免政策在2022年出台,在2022年实施。主要是针对企业在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及工伤保险3个项目方面的减免政策。而医疗保险是减半征收,生育保险不在减免之列。所以现在是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仍需要申报缴纳费用。同时,社保减免政策也规定了公积金最长可申请延缴到6月底,但是不能减免。服务业:2022年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对不裁员、少裁员的企业继续实施普惠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在2022年度将中小微企业返还比例从60%最高提至90%。符合条件的服务业市场主体可以享受。餐饮业、零售业、旅游业:允许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基金结余较多的省份对餐饮企业阶段性实施缓缴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政策,具体办法由省级人民政府确定。符合条件的餐饮企业提出申请,经参保地人民政府批准可以缓缴,期限不超过一年,缓缴期间免收滞纳金。明确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政策2021年4月底到期后,延续实施1年至2022年4月30日。

拓展资料:根据规定的阶段性降低工伤保险费率条件,结合本市工伤保险基金累计结余情况,阶段性降低工伤保险费率政策2021年4月30日到期后,不延续实施。本市一类至八类行业用人单位工伤保险费率按现行费率正常征收,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用人单位浮动费率时,按照调整后的费率执行。

法律依据:《关于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的通知》

第一条??自2020年2月起,免征中小微企业三项社会保险单位缴费部分,免征期限为5个月;对大型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其他参保单位(不含机关事业单位)三项社会保险单位缴费部分减半征收,减征期限为3个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