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2021年成都医社保缴费基数
2021年成都社保缴费基数是多少是根据具体情况决定。
社保缴费基数是指职工在一个社保年度的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是按照职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的所有工资性收入所得的月平均额来进行确定。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是计算用人单位及其职工缴纳社保费和职工社会保险待遇的重要依据,有上限和下限之分,具体数额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而定。
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部分,是指以国家为主体,由法律法规的专门机构负责实施,运用社会力量,通过立法手段向劳动者及其雇主筹措资金建立专项基金,以保证在劳动者失去劳动收入后获得一定程度的收入补偿,从而保证劳动力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正常运行,保证社会安定的一种制度。中国社会保险主管单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职工个人以本人上年度工资收入总额的月平均数作为本年度月缴费基数,其中:新进本单位的人员以职工本人起薪当月的足月工资收入作为缴费基数;参保单位以本单位全部参保职工月缴费基数之和作为单位的月缴费基数。
职工的上年度工资收入总额是指,职工在上一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整个日历年度内所取得的全部货币收入,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针对用人单位工资发放形式的多种化,职工在确定缴费基数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单位从职工工资中直接代扣代缴的各项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和个调税等,应纳入缴费基数;
2、单位以现金或银行存款形式支付给职工个人的交通补贴、电话补贴、午餐补贴、过节费以及支付高温、高空、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岗位的津贴,应纳入缴费基数;
3、单位通过税后利润提成或分红的办法支付给职工个人的工资,应纳入缴费基数;
4、实行底薪制的职工,根据营业额或经营业绩提成取得的收入,应纳入缴费基数;
5、实行业务承包或费用包干,单位不再报销差旅费用的职工,其承包收入中的60%应纳入缴费基数。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二条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2021年成都市医保缴费标准
1、用人单位及其职工(包括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及其雇工)分别按2021年度全口径省平的 300%( 20355元/月)和60%(4071元/月)核定缴费基数的上限和下限执行。
2、灵活就业人员按统账结合方式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医疗互助补充保险的缴费基数标准,按2021年度全口径省平的80%(5428元/月)执行;生育保险、按单建统筹方式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缴费基数标准,按2021年度全口径省平的100%核定(6785元/月)。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二条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第十七条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遗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在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因病或者非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领取病残津贴。所需资金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
第二十六条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待遇标准按照国家规定执行。
第二十八条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标准以及急诊、抢救的医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支付。
2020年社保缴费基数如何申报
用人单位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应按照参保人员上年度全部工资收入(包括工资、奖金、各种津贴补贴、加班工资等)的月平均水平据实申报。
若单位申报的职工月缴费基数超过公布的缴费基准数上限或低于缴费基准数下限标准的,待缴费基准数公布后,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规定统一调整。未申报单位,将以上月职工缴费基数的110%确定缴费基数并按规定征收各项社会保险费。
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可在上年省平均工资的60%-300%范围内自主选择缴费比例进行申报。未申报人员,原缴费基数在最新公布缴费基准数范围内的保持不变,超过公布的缴费基准数上限或低于缴费基准数下限标准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统一按规定执行。
2020年最低缴费基数
根据《关于公布2019年全省从业人员月平均工资和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上下限有关问题的通知》(粤人社发〔2020〕118号)以及《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我省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知》(粤府函〔2018〕187号)的有关规定,现将我市社会保险各有关险种2020年度(社保年度)缴费基数上限和下限公布如下:
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上限为2019年全省全口径从业人员月平均工资6756元的300%,即20268元/月;下限继续按2019社保年度标准执行,即2924元/月。
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上限为2019年全省全口径从业人员月平均工资6756元的300%,即20268元/月;下限继续按2019社保年度标准执行,即3803元/月。
三、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缴费基数上限为2019年全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6088元的300%,即18264元/月;下限为2019年全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6088元的60%,即3653元/月。
四、失业保险缴费工资上限为2019年全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6088元的300%,即18264元/月;下限为全市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1410元/月。
五、工伤保险由用人单位按照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为缴费基数按月缴纳工伤保险费。
六、2020社保年度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四个险种缴费基数上下限自2020年7月1日起执行。2020年度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上下限自2020年1月1日起执行。
现行的社保缴费基数
法律主观:
社保也就是我们说的社会保险,关于缴纳社保的基数,这就要根据个人单位的具体情况来确定了,但对于缴费的比例,法律方面有要求,可供单位自由选择的余地不大。一、社保缴费基数分几档参保人员社会保险月缴费标准分为四档,分别为最低档(40%)、一档(60%)、二档(80%)、三档(100%)。最低档的(40%)养老缴费由养老、基本医疗+大病互助(8.5%加1%)、生育险共同组成,月缴费金额共548.57元;一档(60%)月缴费金额为692.37元;二档(80%)月缴费金额为835.97元;三档(100%)月缴费金额为979.77元。二、公司给员工缴纳社保标准有几档公司给员工缴纳社保,缴费基数是按照当地上一年度社平工资决定的,但是缴费的档位最低不能低于社平工资的60%,最高不能高于社平工资的300%。一般企业都按照最低档缴纳,即社平工资的60%.目前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险政策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职工养老保险,城乡居民社会养老缴费100-1000十个档次,缴费越高财政补贴越多,所缴费及财政补贴全部计入个人帐户,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个人帐户余额除以139是每个月享受的养老保险待遇。职工社会养老保险现在大部分是省级统筹,缴费是按上年度省职工平均工资的60%-300%之间由个人视自身情况选择性缴费。缴费越高缴费年限越长退休时享受的待遇越高。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二条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和个人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有权查询缴费记录、个人权益记录,要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社会保险咨询等相关服务。个人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有权监督本单位为其缴费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分别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
社保缴费基数和是什么
法律主观:
社保其实就是社会保险,既然是保险,那么就需要参保就与缴费,社会保险也是如此,不过社会保险费的缴纳是按照一定基数进行的,且有一定的比例。一、社保缴费基数是什么意思?社会保险是指职工在法定劳动年龄内取得劳动收入时由单位和个人共同交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费,各种保险都规定了一定的缴费比例,例如养老保险的个人缴费比例为8%,医疗保险的个人缴费比例为2%,失业保险的个人缴费比例为0.5%,其缴费的基数就是保险缴费基数,由于保险是按月交纳的,也就称之为月缴费基数。固定个人缴费比例是工资的8%,单位缴费是20%,所以你自己用8%除一下就知道你是按多少钱扣的社保了。社会保险的月缴费基数一般是按照职工上年度全年工资的月平均值来确定的,每年确定一次,且一旦确定以后,一年内不再变动。根据规定,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作为交纳社会保险的月缴费基数,但是,如果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如果过高或过低,即超过社会保险规定的上限或下限,限外部分就不可以作为缴费基数计算了。根据规定,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高于当地社会平均工资300%的部分不计算为缴费基数,只按当地社会平均工资300%计算缴费基数;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低于当地社会平均工资60%的,须按当地社会平均工资60%计算缴费基数。相信当前绝大多数人都会去缴纳社会保险和养老保险,不过还有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养老保险和社会保险到底能够带来什么作用,后续遇到问题的话也就无法通过社会保险的使用减轻负担,所以我们不仅需要了解社保的缴费基数是什么意思,还需要对社会保险的管理以及社会保险的使用范围有所了解,这样缴纳社会保险才能达到它应有的效益。二、社保缴费基数如何确定一般以上一年度本人工资收入为缴费基数。(一)职工工资收入高于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300%的,以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300%为缴费基数;(二)职工工资收入低于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60%的,以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的60%为缴费基数;(三)职工工资在300%—60%之间的,按实申报。职工工资收入无法确定时,其缴费基数按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公布的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为缴费工资确定。每年社保都会在固定的时间(3月或者7月,各地不同)核定基数,根据职工上年度的月平均工资申报新的基数,需要准备工资表这些证明。三、社保缴费基数和工资有什么关系社保基数和工资的关系:社保缴纳基数应当按照劳动者应发的工资作为社保缴纳的基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二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但在实际操作中,是以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计算,还有上限与下限之分,具体数额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而定。一般本人月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月平均工资60%的,按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缴费;超过当地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缴费,超过部分不记入缴费工资基数。一般社保缴费基数越高,可支配使用的医疗费用就越多,退休时领取的养老金就越高。每个地区的社保缴费基数都是不一样的,具体参照当地社保局。
法律客观:《社会保险法》第六十条用人单位应当自行申报、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非因不可抗力等法定事由不得缓缴、减免。职工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由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用人单位应当按月将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明细情况告知本人。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社会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直接向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缴纳社会保险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