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2021年成都职工社保新政
2021年社保新政策内容分为四个方面,分别是
一、在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方面,减免支持政策将延长至2022年4月30日。
二、2021年年底前,我国将实现社保卡申领、社保功能启用、补换、临时挂失等服务事项的跨省通办。
三、2021年,新的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确定。
四、新增15个省区作为普通门诊费用(不含门诊慢特病)跨省直接结算试点。
扩展资料
一、阶段性减免养老、失业和工伤三项社保费,是2020年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人社部会同相关部门出台的一项临时性支持政策。这项政策在2020年底已经到期,三项社会保险费从2021年1月1日起已按规定恢复正常征收。
但考虑到疫情风险仍然存在,部分企业压力可能较大,规定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在今年4月底到期后,将再延长1年至2022年4月30日。
二、社保卡的社会保障号码、姓名等关键信息已经实现全国通读。通过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已可在网上申请办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跨省转移;异地居住退休人员,可通过刷脸完成社保待遇资格认证。
下一步,人社部还将进一步开通社保卡网上申领和补换,逐步为参保工伤职工提供异地待遇资格认证、异地居住申请、异地就医结算等服务,开通流动人员人事档案转递“多地联办”等。届时,大家可通过全国统一的线上服务入口,异地申领、补换社保卡,不必再回发卡地办理。
三、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其中,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2020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834元。因此,2021年度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调整为: 43834元×20=876680元。
四、新增试点省份为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福建、江西、山东、湖北、广西、海南、陕西、青海、宁夏、新疆。全国已有27个省份开展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试运行。
参考资料来源:新华网——2021年,你的社保有新变化
国企下岗职工社保补缴政策
法律分析:
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其限期缴纳或者补足。
一般情况下,补缴保险的期间根据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视企业情况而定。职工缴纳社保的情况只有两种,一种是在企业工作,一个是灵活就业人员自己缴纳。
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费补交问题,国家在2016年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管理工作的通知中明确,对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不得以事后追补缴费的方式增加缴费年限。
企业缴费是可以补交的,前提是企业因违法行为或者欠费导致,职工的社保没有缴纳。企业欠费的情况,按照每日万分之五的标准征收滞纳金。
下岗工人实际上不属于在职职工,就无法通过在职职工的方式。而灵活就业人员缴费用只能按月缴费,是不能补交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其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第六十三条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其限期缴纳或者补足。
一般情况下,补缴保险的期间根据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视企业情况而定。
衍生问题:
社保补缴所需的材料
(1)各地区政策不同,要求的材料不同;
(2)补缴的时间不同,要求的材料也不同。一般来说,补缴的月份越早,所需要的材料越多。
具体所需材料,建议登陆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查看,或拨打12333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电话咨询。
关于社保补缴最新政策
关于社保补缴最新政策如下:
1、按年补缴
如果达到退休年龄,在领取社会保障金之前还有几年,通常是三年,各地规定可能有所不同,以当地政策为准,可以每年支付进行补缴,这样就可以在退休后领取社会保险福利。但是,在支付每年保险费的同时必须支付一定的滞纳金。
2、延迟退休
如果在中国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但是社会保险支付不满15年,可以申请最长五年的延迟退休,这样就可以一边工作一边继续支付社保了。
3、转为居民社保
如果距离缴满15年社保还有很长时间,可以考虑把职工社会保险变成居民社会保险,节约每年补缴的时间等成本,有些地方也可以一次性补缴。
4、停缴社保,取出钱来
如果社保没有缴满15年,但又不想花钱补交,可以申请退保。这样就不用继续支付社会保险费,之前支付的钱将退还给你。但这种做法的一个后果是,退休后无法享受医疗保险和养老金的福利。
社保有新政策是真的吗
2023年社保的新政策挺多的,有以下3条需要注意。
第一,2023年将实现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
第一个新政策是有关医保的。根据2023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议重点任务分工方案》。
方案要求,2023年制定全国统一的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政策,12月底前实现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
目前,跨省异地就医已经实现了住院费用的直接结算,使用社保卡就能结算,省去了先垫钱后报销的折腾和麻烦。
到2023年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范围又扩展到门诊了,门诊费用可以直接结算,从住院费用到门诊费用,将实现基本覆盖,将给参保人员带来实实在在的方便,可以说是非常值得点赞的政策!
第二,2023年底前制定出台失业保险关系转移办法
第二个新政策是有关失业保险的。明年底前出台失业保险关系转移办法,这也是上述方案提出来的明确要求和时间表。
随着失业保险关系转移办法出台,失业保险转移将更加规范,便捷,也是有助于促进就业人员跨地区流动和就业的。
第三,部分省份养老金发放时间有变
第三个新政策是有关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的。
从2023年开始,部分地区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发放时间有新的调整。
比如江苏,按照江苏人社厅近日发布的养老金发放时间调整公告,全省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时间调整为每月15日。
这是因为各省份推进养老保险基金的统收统支,随着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实现,各省会统一全省的养老金发放时间,所以之前发放时间不一样的地方会有新的时间变化。
除了养老金发放时间变化,还有部分地区会推进养老金发放到社保卡里面,这是一项2023年以来就在推进的工作,不过有的地方进展比较慢,预计到2023年还会有一些地方落实到位。
所以退休人员到2023年,也要注意养老金发放时间和渠道的变化。
社保有什么新政策
社保延迟退休政策2023年
1、政策正式实施,但延迟退休时间最低不能少于一年,另外,延迟退休遵循自愿原则,不存在强制性。目前我国现行职工退休年龄男性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野扰岁。
2、对于居民养老保险的退休年龄改革方案,报告建议居民养老保险的退休年龄从2033年开始每3年延迟1岁,直至2045年完成。实施“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是十八届三中、五中全会提出的重要任务。
3、社保退休延迟方案正式推出,再过至少5年后开始正式实施。
4、最新的延迟退休政策正式实施。根据政策规定,职工可以在法定退休年龄到达后继续工作,并在单位同意的情况下享受灵活就业和社保待遇。
5、法律主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提出“延迟退休”的方案,预计经过5年的过渡发展,将会正式开始推行启动。但目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还并没有提出关于延迟退休的具体规定。
6、退休年龄政策
(1)在单位参保,并且从单位办理退休的:男同志,工人和干部的退休时间是相同的,都是60岁退休。女干部,退休年龄是55岁,工人是50岁。
(2)在个体窗口办理退休的:男同志是60岁退休。
社保法2023的新规定
1、参保单位可以申请在2023年年底前采取分期或逐月等方式补缴缓缴的社会保险费,补缴期间免收滞纳金。北京市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的范围餐饮、零售、旅游、民航、公路铁路运输5个特困行业。
2、社保领取年龄最新政策2023具体如下:根据现有制度,养老金一般不可以提前支取。退休时如未缴满15年,只能提取个人部分。
3、法律分析:江苏社保2023最新如下:2023年度社保缴费工资基数上下限暂行标准,明确202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全省社保缴费工资基数下限标准暂按4494元执行,缴费工资基数上限标准暂按24042元执行。
社保退休年龄最新规定2023年
具体规定如下:2023年起,城镇企业职工的正常退休年龄为60周岁,达到这个年龄的人员可以申请正常退休,并领取基本养老金。
2023年退休年龄最新规定:
(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并且累计工龄满十年的。
(二)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累计工龄满十年的,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
2023年社保退休年龄最新规定,现行退休年龄是,男性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
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以下称特殊工种)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
退休年龄政策
(1)在单位参保,并且从单位办理退休的:男同志,工人和干部的退休时间是相同的,都是60岁退休。女干部,退休年龄是55岁,工人是50岁。
(2)在个体窗口办理退休的:男同志是60岁退休。
社保一次性补缴新规定
法律分析:已办理退休,可一次性补缴医保年限:参保人员养老保险已经办理退休的,职工医疗保险则不可以再按月缴费,参保人员可选择一次性补缴职工医疗保险的规定年限,从而办理医疗保险退休,终身享受职工医疗保险的退休待遇。一次性补缴,金额的计算方法:如果选择一次性补缴医保缴费年限,补缴的费用须按办理补缴时当地的社平工资60%为缴费基数(各地略有不同),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的缴费比例之和,一次性补足至规定的缴费年限。值得注意的是,一次性补缴只能补缴缴费年限,补缴的钱全部进入社会统筹医疗基金,不划入个人医疗账户,与个人没有任何关系。越早补缴,补缴的金额就越少。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六条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