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2021泸州社保个体缴费基数
根据四川省统计局公布的2020年度全省城镇全部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泸州市2021年个体参保人员缴纳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标准出台,分八个档次,月缴费基数下限为3416元、上限为18630元,年缴费金额为最低8198.4元,最高为44712元。
从即日起,个体参保人员可选择以下任一方式办理2021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一)微信、支付宝缴费。缴费人可以通过微信中的“城市服务”栏目和支付宝中的“市民中心”栏目进行缴费。(二)税务征收。参保人员可通过电子税务局、“四川税务”微信公众号、“泸州税务”微信公众号、自助终端等渠道缴费,也可直接到各区县办税服务厅办理缴费。(三)银行代收。参保人员可凭居民身份证(户口簿)等有效证件前往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农商银行、邮储银行、泸州银行的任一网点缴费,也可以通过以上银行的手机银行APP、网银、银行自助终端、POS机等渠道办理缴费。(四)通过“智慧泸州社保”微信公众号缴费。市社保局提醒,个体参保人员自愿选择档次进行缴费,缴费比例均为20%;因疫情缓缴,还未缴纳2020年度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的个体参保人员、符合规定需要一次性趸缴的参保人员,可到养老保险关系地政务中心申请办理。
泸州社保个人缴费基数
法律主观:
1.养老:单位按基数的20%缴纳(2000*20%=400元),个人按基数的8%扣缴(2000*8%=160元); 2.失业:单位按基数的1.5%缴纳(2000*1.5%=30元),个人按基数的0.5%扣缴(2000*0.5%=10元),农民工个人不缴费; 3.工伤:根据单位性质不同,扣缴比例不同,以外商独资企业为例,按基数的1%缴纳(2000*1%=20元),个人不缴; 4.生育:外地户口的员工不上此险,北京户口的员工单位按基数的0.8%缴纳(2000*0.8%=16元),个人不缴费; 5.医疗:单位按基数的9%(基本医疗)+1%(大额统筹)缴纳(2000*10%=200),个人扣缴2%(基本医疗)+3(大额统筹)(2000*2%+3=43元); 6.住房公积金:单位和个人均按基数的8%缴纳(2000*8%=160元,共缴320元),若单位条件好可申请提高到10%。
四川省泸州2019社保缴费标准
法律主观:
在日常的生活与工作中,人们对于成都市养老保险标准也是着重关注的,许多人可能只是对其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其具体是怎样的,可能还不太清楚,接下来就由小编为大家带来关于成都市养老保险标准的解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成都市2019年养老保险标准成都养每个人老保险领取标准是不一样的。其领取数额如下: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增发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上一年四川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上一年四川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个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2×1995年12月31日以前未建立个人账户的累积缴费年限×1.3%。基础养老金=(退休上一年四川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退休上一年四川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个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2×累计缴费年限(含视为缴费年限)×1%。增发养老金=上一年四川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个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累计缴费年限(含视为缴费年限)×增发比例。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退休年龄对应的计发月数。二、四川2019年调整基本养老金办法(一)定额调整。每人月基本养老金增加47元。(二)挂钩调整。 1.企业退休人员。与本人基本养老金水平和缴费年限挂钩。一是以本人2018年12月经社保经办机构核定的基本养老金为基数增加1.2%;二是与缴费年限挂钩,缴费年限15年及以下的每满1年增加1元,超过15年的年限每满1年增加2.5元。不足1年按1年计算。 2.机关事业单位2014年10月1日及以后退休的人员。统一按照企业退休人员挂钩调整办法调整。 3.机关事业单位2014年9月30日及以前退休的人员。以本人2018年12月的基本养老金为基数增加2.7%。(三)适度倾斜。属下列情形的退休人员,在定额调整和挂钩调整的基础上,再按以下标准和办法增加月基本养老金,同时符合本款下列两类及以上情形的,可重复累加享受: 1.高龄退休人员。(1)满70周岁且不满80周岁的人员,增加35元;(2)满80周岁且不满90周岁的人员,增加65元;(3)满90周岁及以上的人员,增加105元。本次增加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对退休人员年龄周岁计算的截止时间为2018年12月31日。 2.艰苦边远地区企业及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一类至六类地区每月分别增加10、20、30、40、60、80元。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相关方面的知识,相信大家应该有所了解,如果对成都市养老保险标准还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阅读生活猫的其他相关文章,希望能给您带来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欢迎到进行在线咨询,这里有专业律师为您服务。
泸州市职工社保缴费标准
泸州社保缴费标准2023具体如下:
1、根据社会保险有关政策,养老保险缴费数额是以个体参保人员上年度全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基数核定的。根据相关政策规定,个体参保人员根据自身经济条件自主选择以上年度全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100%、80%、60%为基数核定养老保险缴费数额;
2、个体参保人员今年缴纳的养老保险费,按照上年度全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100%、80%、60%为基数计算,全年缴费总额分别为9254.4元、7404元和5553.6元;双阳区个体参保人员全年缴费总额分别为6345.6元、5076元和3806.4元;
3、参保单位可以按照核定的缴费基数缴纳社会保险费;已经进行预缴的参保单位可进行社会保险费结算;参保单位可到所属分局办理人员增加、减少及退休人员养老金核定。今年仍按照上年度选择的缴费档次缴费的参保人员,可直接到吉林银行营业网点持卡缴费;缴费档次有变更的,需到市社保局个体分局办理缴费。
社保和医保区别具体如下:
1、概念不同。社保是指社会保险,社会保险是一种为丧失劳动能力、暂时失去劳动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损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补偿的一种社会和经济制度。医疗保险是为补偿疾病所带来的医疗费用的一种保险。职工因疾病、负伤、生育时,由社会或企业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或物质帮助的社会保险。如中国的公费医疗、劳保医疗。中国职工的医疗费用由国家、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以减轻企业负担,避免浪费。
2、功能不同。医疗保险的作用就是为参加了医疗保险的参保人提供患病时的基本医疗需求保障而建立的社会保险制度。职工医疗保险基金由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构成,其中单位为职工所缴纳的医疗保险费用全部进入到统筹账户当中,职工个人所缴纳的医疗保险费用进入个人账户,平时住院看病报销就是医疗统筹基金支付的。社保卡不仅具有医保卡功能,还是办理各项社保业务的重要凭证,例如领取失业金等。但医保卡仅限于医保功能,只能用来享受医保待遇;目前还有部分地区有社保卡和医保卡,医保卡只能用于医疗,例如在医院住院报销结算使用,医保定点药店买药使用。而社保卡的使用范围要更广泛一些,除了包含医保卡的功能外,社保卡还记录了参保人员的基本信息,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信息等;
3、发卡部门不同。医保卡由当地指定代理银行承办,而社保卡由各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面向社会发行;
4、安全性能不同。社保卡有较为严格的密钥管理体系和审批,安全系数较高;而医保卡则没有这种管理体系,安全系数较低。
综上所述,各地社保缴费标准不一,具体需要以当地政策为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二条
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第十条
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二十三条
职工应当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按照国家规定共同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泸州市个人社保缴费
法律分析:泸州的缴费标准仍按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40%、50%、60%、80%和100%五个档次确定,年缴费金额分别为4308元、5376元、6456元、8604元和10740元。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和个人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有权查询缴费记录、个人权益记录,要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社会保险咨询等相关服务。
泸州社保个人交费档次标准
单位缴费
缴费基数:
泸州的缴费标准仍按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40%、50%、60%、80%和100%五个档次确定,年缴费金额分别为4308元、5376元、6456元、8604元和10740元。
缴费比例:
养老保险单位:20%;个人:8%
医疗保险单位:6%;个人2%
失业保险单位:2%;个人:1%
生育保险单位:0.5%;个人:无需缴纳
工伤保险单位:0.8%;个人:无需缴纳
缴费流程
1、缴费个人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由所在单位从其本人工资中代扣代缴。
2、缴费单位可通过银行承付,也可直接到社保局缴费。
3、自由职业人员和个体工商户、直接到市社保局征收窗口申报缴费,也可以在市社保局委托的银行指定缴费网点申报缴费。
缴费地址
泸州市社保局地址及电话一览
个人缴费
缴费比例
养老保险:8%
缴费比例:5.6%
大病互助:90元/年
缴费流程将社保费用存入银行自行绑定的代扣银行卡或存折中即可
缴费地址个人户籍所在区社保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