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成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社保查询密码
是“123456”。
《青岛市社会保障卡管理办法》对其有相应的规定:
第十六条社会保障卡为密码卡,社会保障应用密码和金融应用密码,分别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和发卡银行管理。
社会保障应用初始密码为“123456”,本人可自愿选择是否使用密码,不修改初始密码视为不使用密码。社会保障应用密码可以通过发卡银行营业网点柜台、自助服务设施进行修改。
扩展资料:
《青岛市社会保障卡管理办法》相关法条:
第二十一条参保单位依本办法为职工选择参加的基本医疗保险形式,在医疗保险年度内不得变更。基本医疗保险不同形式的参保年限合并计算。
医疗保险基金因疾病暴发流行、严重自然灾害等特殊情况不敷使用或因其他原因出现支付不足时,由财政给予补贴。财政对本市符合条件的少年儿童和本市户籍居民参加医疗保险给予适当补贴。
第二十二条原综合医疗保险的参保年限视同为基本医疗保险一档的参保年限;原住院医疗保险的参保年限视同为基本医疗保险二档的参保年限;原农民工医疗保险的参保年限视同为三档年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青岛市社会保障卡管理办法》
成都人社通的查询密码
社保卡拿到的时候有两个密码信封,一个是交易密码,6位数;另一个是查询密码,8位数。如果你忘了查询密码,那么带上社保卡和身份证到社保局服务大厅申请重置密码即可。
成都人社局社保查询网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网址:
成都市社保局参保用户(暂不含各区市县参保用户)可输入您的社保号及查询密码后,查询您的个人社保信息。首次使用者,请先设置社保查询密码。
设置密码:
1、此处为申请个人社保查询密码的第一步。
2、请在下面输入你的社保号及6位的社保卡密码,我们将进行用户身份验证,验证通过后将进入查询密码设置页面。
3、目前本功能只支持市社保参保用户,即社保号为01开头。
成都个人社保查询
查询社保的方法有四种:
1.社保中心查询:如果对自己的社保帐号不清楚,可以携带身份证到各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业务办理大厅查询;
2.网上查询:持卡人凭社保卡先进行网络注册,注册成功后可以进行社会保障卡业务办理,每次操作需输入社会保障卡密码。个人在进行个人社保信息查询前,需要申请查询密码。首先登陆验证,即输入你的社保号及6位的社保卡密码,我们将进行用户身份验证,验证通过后将进入查询密码设置页面;验证成功后,设置查询密码。目前本功能只支持市社保参保用户及五城区、高新区参保用户。
3.电话咨询:拨打劳动保障综合服务电话“12333”进行政策咨询和信息查询。
4.终端查询,各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业务办理大厅内如果设有社会保险触摸屏查询系统,刷卡或根据屏幕提示输入卡号或身份证号进行查询。
成都社保个人查询入口查询
成都市社保编码就是医疗保险卡上的编码共9位数字,初始密码是个人身份证的后八位数。
下面是成都市社保查询官网网址:供参考:
点开官网:
1、输入社保编码
2、输入查询密码
3、输入验证码、点击登陆
4、选择个人账户查询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成都社保密码忘了怎么找回
法律主观: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关注的问题越来越广泛,其中成都社保查询密码忘记了应该怎么办也是人们着重关注的问题,为了帮助大家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小编整理了这方面的知识,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帮助。一、成都社保查询密码遗忘的解决办法社保查询密码是持卡人查询社保个人账户情况的密码,比如查询社保余额。因此参保人必须牢牢记住。如不慎忘记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重置查询密码:方式一:带上身份证和社保卡到社保大厅重置一份密码函。方式二:手机短信发送SK社保号身份证号后八位到10628387。方式三:持社保卡到成都市市社保局二、三楼业务大厅的查询平台进行设置。二、成都市个人办理社保的前置条件 1、初次参保人员:女性年龄不满50周岁,男性年龄不满60周岁。 2、续保人员:在本市已建立社会保险关系且目前中断缴费。三、成都社保办理流程 1、首先保证公司是合法经营企业; 2、到公司所在地的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备案,领取公司编号; 3、新员工入社,与员工签订正式劳动合同; 4、根据员工身份的不同(本地城镇、本地农村、外来城镇、外来农村等)准备好签合同所需要的资料,如就业证、失业证、就业指导手册等,有些此资料有些城市不需要,具体可咨询当地劳动部门; 5、带好以上资料及备案花名册、招用人员登记表、劳动合同等先到劳动部门备案; 6、社保备案;此上两程序有些城市是可以直接登录劳动局网站,企业自行办理登记的; 7、一般从次月开始,缴纳前一月份和扣费当月的保险; 8、缴费成功后的下一自然月,到社保处办理社保卡。综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成都社保查询密码忘记了应该怎么办的解答,总的来说,对于成都社保查询密码忘记了应该怎么办在我国现有的政策规定中就是这样了,如果还有疑问,可以咨询相关网站或者部门。如需要更多的法律解答,可在线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