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2019年买房一定要社保吗有什么条件
成都昱邦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为您解答:
2018成都限购政策解读,外地人在成都市买房需缴纳2年社保,成都住房限购新政出台,将二手房纳入限购范围。
这些区域买房要有当地户籍:
购房者在成都高新区南部园区、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高新区西部园区、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龙泉驿区、新都区、温江区、双流区、郫都区购买住房,应具有限购区域户籍或在限购区域稳定就业。
审查升级
不得通过补缴社保买房
新政还严格规定了购房资格审查。《关于完善成都市住房限购政策的通知》规定,购房者不得通过补交社会保险在限购区域购买住房,同时不再将缴纳个人所得税作为取得购房资格的途径,并要求相关部门加强审查,防止弄虚作假。
新政也支持重大项目和创新创业,《关于完善成都市住房限购政策的通知》规定,对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引进的各类高端人才等人员,其购房可不受户籍、社会保险缴纳等条件限制,但为了防止炒房,要求此种情况须经所在区政府(管委会)认定,同时所购住房5年内不得上市转让。
新政还强调了市场监管和市场违法行为整治。《关于完善成都市住房限购政策的通知》要求,要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维护房地产市场的良好秩序。严厉查处违规收取诚意金、虚高装修费用变相提价、伪造或虚开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等违法违规行为。
一、外地户口成都买房落户条件
1、在成都区域内,购买建筑面积≥90㎡的商品住房或二手住房;
2、取得该房屋所有权证(房产证原件)
3、与我市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以及累积缴纳社会保险1年以上。
二、外地户口成都买房落户所需资料
1、《入户申请表》;
2、户口本原件、户口本第一页及迁户人员页复印件
3、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4、社保局打印的1年或以上“个人养老保险实缴信息单”加盖鲜章
5、房产证、购房合同、房管局1月内打印的房屋信息摘要;
6、房产所在小区物管、居住管辖社区或派出所,其中一者开具的“入住居住证明”加盖公章;
7、申请配偶、未成年子女户口随迁的,还需提供:
1)结婚证原件及复印件;
2)子女出生证明。
三、外地户口成都买房落户注意事项
1、按揭买房必须在银行还款满6个月;
2、同一套住房,权属未发生变更的情况下,只申请办理一次购房入户;
3、购房迁入成都的人员,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可以办理户口随迁。但成年子女和老年父母,必须本人落户成都5年后,才可以按相关政策申请投靠入户。
4、2016年6月1日前购房落户政策房屋建筑面积需满70㎡,后经调整为90㎡。在执行之日前已购买的商品住房或二手住房,可以根据“旧的购房入户”规定办理。
四、成都落户新政策有哪些落户方式
1、学历入户
在我市中心城区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中级技术职称或技师以上职业资格的,在郊区(市)县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初级技术职称或高级技工职业资格的,以及因经济建设需要引进的各类人才,年龄45周岁以下(特殊人才年龄可适当放宽)并在我是一落实工作单位的市外人员。
2、毕业入户
非成都生源落户成都前提条件: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应/往届毕业生。(其中,非正常情况(口袋户)落户成都——毕业后未办理上户手续,户口还滞留在学校宿舍者。)成都生源落户成都前提条件:入学前户口所在地市成都。
3、暂住入户
在我市暂住满2年,拥有合法固定住所的市外人员,可申请本人、配偶、未成年子女的常住户口。
4、投资入户
在我市中心城区投资50万元以上,在区(市)县城投资30万元以上,在建制镇投资15万元以上的市外人员,可在本人合法固定住所所在地登记本人、配偶合未成年子女的常住户口。
5、纳税入户
在我市中心城区兴办企业,向本市税务部门连续俩年累计纳税达3万元或一年内纳税达2万元,可在本人合法固定住所所在地登记本人、配偶合未成年子女的常住户口。
6、经营入户
在成都市一次性购买40万元以上的商业用房、办公用房的外地人员,也可申请办理本人、配偶、未成年子女的常住户口。
参考资料:关于完善我市住房限购政策的通知—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成都购房可以写两个人名字吗
买房子可以写两人名字,因为房子可以作为夫妻共有财产。如果是夫妻关系,需要两人持有各自身份证,户口本,结婚证,异地户籍前提,需要本地纳税或者社保证明,户籍所在地住房情况证明,一起两人和售楼的签署两人名义购房合同,以后办理产证就是两人名字。
如果不是夫妻关系,两人持有各自身份证,户口本,婚姻情况证明(现在取消了单身证明),异地户籍前提,需要两人各自本地纳税或者社保证明,户籍所在地住房情况证明,一起到售楼的地方签署两人名义购房合同,以后办理的房产证就是两人名字。
不是夫妻关系两人购房,需要先到本地公证处,办理住房产权协议公证,明确各自在这房子上所占权益份额是多少,凭公证书,才可以签署两人名义购房合同。
买房写两个名字的特点
1、从法律角度讲
其实站在法律的角度上来分析,房产证上不管是写两个人的名字还是一个人的名字性质都是一样的。因为根据法律的规定,夫妻两人的婚后买房子属于两人的共同财产,所以不管写谁的名字都是一样的。其实也就是说,如果你们离婚了,房产证上不管写了谁的名字,都是一人一半的,即使只写了一个人的名字,也不会妨碍另一个人的权益。
2、从个人安全感来说
大多数人对于婚姻法的规定都保留了怀疑的态度,所以如果双方在购买房子的时候,没有写上对方的名字,内心就会感到惶恐不安。因为毕竟房子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房子是重要的投入,一旦两人的婚姻遇到了经济危机之后,房子就会成为夫妻两人争议的焦点。
3、从平常办事的效率来说
如果房产证上写了两个人的名字,当涉及到了办理或者贷款手续之后,就需要两个人去办理;如果只写了一个人的名字,办理这些手续就只需一个人去就可以了。因此,从办事效率来说房产证上写两个人的名字办起事来会更麻烦。所以房产证上到底写一个人的名字还是两个人的名字还是要根据你们的实际情况来定夺。
成都买房必须要社保吗
法律主观:
个人社保或单位社保。对以个人名义(无单位)在限购区域内连续缴纳社保24月以上的,由购房人提供充分证明其稳定就业的相关材料(如营业执照、税收缴纳记录等),经房产交易管理部门会审认定。”
法律客观:成都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在主城区已拥有1套住房的,可以再购买第2套住房,暂停购买第3套住房。外地户籍居民家庭在本市主城区无住房的,可凭本市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在主城区购买1套住房,暂停购买第2套住房,不能提供本市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外地户籍居民家庭暂停在主城区购房。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是指全部或部分成员为本市户籍居民的家庭,包括夫妻双方及未满18周岁子女。居民家庭拥有住房套数,以新购住房时本市房地产登记信息系统商品住房买卖合同备案数量和权属登记系统记载住房数量为准。
成都买房必须要两年社保吗
法律主观: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关注的问题越来越广泛,其中成都买房社保不够两年要怎样办也是人们着重关注的问题,为了帮助大家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小编整理了这方面的知识,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帮助。一、成都买房社保不够两年怎么办根据限购政策,社保不满两年,可以通过学历入户,或者亲戚投靠入户等方式将自己户口迁入成都,获得购房资格。如果不迁户口,那就只好老老实实缴纳社保两年后,获得购房资格再购买房产了!除此也没有其他比较好办的办法了。 2019年3月23日晚间,传言已久的成都限购新政终于落地。根据公告,这一次二手房也被纳入了限购范围,规定将于3月24日起开始实施。二、限购政策解读 3月23日晚7时,成都市人民政府网站发布《关于完善我市住房限购政策的通知》,从3月24日起,扩大住房限购范围,并将二手房纳入限购范围。对于购房者关心的系列问题,成都市房管局相关人士做了解读。具体如下: 1、扩大住房限购范围将二手住房纳入限购范围,购房者在住房限购区域购买二手住房的,应符合成办发〔2016〕37号、成办发〔2016〕45号文件规定的购买商品住房条件,且只能新购买1套住房(包括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 2、强化区域职住平衡在成都高新区西部园区、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龙泉驿区、新都区、温江区、双流区、郫都区区域内购买住房的,购房者须具有限购区域户籍,或在限购区域稳定就业且连续不间断缴纳社会保险24个月以上。成都高新区南部园区、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限购政策继续按成办发〔2016〕45号文件执行,但其中非本区户籍居民须连续不间断缴纳社会保险24个月以上。 3、加强购房资格审核非本区域户籍居民不得通过补缴社会保险在限购区域购买住房。房管、人社等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强化部门协作,加强购房资格审核,确保住房限购措施落到实处。 4、支持合理住房需求对于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引进的高端人才等,经所在区政府(管委会)认定后,其购房可不受户籍、社保缴纳时限的限制,但所购商品住房自合同备案之日起、二手住房自载入不动产登记簿之日起5年内不得上市转让。 5、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严厉查处违规收取诚意金、虚高装修费用变相提价、伪造或虚开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等违法违规行为。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相关方面的知识,然而书面知识是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对于成都买房社保不够两年要怎样办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大家对此还有疑问的,可以到相关机构部门进行进一步的咨询和了解。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如果您还有任何疑问,欢迎到进行法律咨询,祝您生活愉快!
成都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在主城区已拥有1套住房的,可以再购买第2套住房,暂停购买第3套住房。外地户籍居民家庭在本市主城区无住房的,可凭本市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在主城区购买1套住房,暂停购买第2套住房,不能提供本市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外地户籍居民家庭暂停在主城区购房。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是指全部或部分成员为本市户籍居民的家庭,包括夫妻双方及未满18周岁子女。居民家庭拥有住房套数,以新购住房时本市房地产登记信息系统商品住房买卖合同备案数量和权属登记系统记载住房数量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