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非成都社保卡能在成都用吗
法律分析:不可以,成都医院只能刷成都本地的社保卡。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和个人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有权查询缴费记录、个人权益记录,要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社会保险咨询等相关服务。
个人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有权监督本单位为其缴费情况。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将社会保险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国家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险资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社会保险事业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
国家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支持社会保险事业。
成都社保卡补卡当天能拿吗
成都以下银行社保卡当天取: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邮政储蓄银行、成都银行、成都农商银行。社保卡通常是劳动者在劳动保障领域办事的一种电子凭证。
社保卡主要的作用有:
1、个人社会保障相关信息的记录、电子的凭证以及信息查询等功能;
2、记录参保人员姓名、身份证号码、出生年月、性别、民族、户籍所在地等等相关基本信息;
3、可以查询到参保人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等各险种具体缴纳情况;
4、参保人到医院持卡就医、到药店刷卡消费买药;
5、可进行办理医疗、失业、养老、工伤和生育等社保事务;
6、参保人可查询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累计总;
7、可以办理领取养老金等社保等事务,在求职中可做在职证明提供社保的缴纳流水、失业登记,甚至参加职业培训等;
8、可以做到一卡多用功能,例缴纳水电费、电子钱包功能。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卡管理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社会保障卡,是指面向社会公众发行,主要应用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领域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集成电路卡。
社会保障卡是持卡人享有社会保障和公共就业服务权益的电子凭证,具有信息记录、信息查询、业务办理等基本功能。第三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管理全国社会保障卡发行和应用工作。省、地市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管理本地区社会保障卡发行和应用工作,其所属的信息化综合管理机构具体承担社会保障卡发行和技术管理的有关事务。第四条社会保障卡按照“一卡多用,全国通用”的原则进行建设。各地发行社会保障卡必须遵循安全性、完整性和公益性的要求,采用全国统一的标准规范,保证在全国范围内使用。
成都旧社保卡好久不能用
成都磁条社保卡还能用吗
社会保障卡作用十分广泛。持卡人不仅可以凭卡就医进行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实时结算,还可以办理养老保险事务;办理求职登记和失业登记手续;以下我为大家整理了成都磁条社保卡还能用吗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成都磁条社保卡还能用吗
在2019年1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过渡期内,可继续使用成都磁条社保卡。2019年11月1日起,成都市将全面启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卡。
2019年11月1日起,成都市将全面启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卡(以下简称社会保障卡)。为保障尚未申办、尚未领取、尚未激活社会保障卡的'参保群众社会保险个人权益不受影响,在2019年1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过渡期内,可继续使用成都市社会保险卡(以下简称磁条卡)。
从2020年1月1日起,全市人社、医保经办机构将不再受理磁条卡的申办、换发、加磁、密码信封打印等相关业务。全市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将逐步停用磁条卡。成都市人社局提示,为确保参保群众的社会保险个人权益不受影响,尚未申办、尚未领取、尚未激活社会保障卡的参保群众,应尽快申办、激活社会保障卡。
线下服务方式:全市3494个人社部门、合作银行的社会保障卡服务网点和422个合作银行即时制卡网点,均可申办、查询、领取和激活社会保障卡。
二、办理流程
(一)单位办理流程
1.申请单位持加盖单位公章的《成都市社会保险卡制作申报表(单位)》向基本医疗保险关系所在地的市或区(市)县经办机构提出补办申请;
2.申请受理七个工作日后,申请单位凭《成都市社会保险卡制作申报表(单位)》及领卡人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领取社保卡。
(二)个体参保人员办理流程
1.申请人携带个人身份证(户口)原件向基本医疗保险关系所在地的市或区(市)县经办机构提出补办申请,并填写《成都市社会保险卡制作申报表(个人)》;
2.申请受理七个工作日后,申请人凭《成都市社会保险卡制作申报表(个人)》及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领取社保卡;
如是代办还需提供代办人身份证(户口)原件及双方的身份证复印件。
;成都可以刷异地社保卡吗
法律分析:不可以,成都医院只能刷成都本地的社保卡。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七条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全国的社会保险管理工作,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社会保险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社会保险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社会保险工作。
成都社保可以在其他城市使用吗
成都医保可以在其他地方使用。异地使用流程如下:
1、先备案。先备案是指参保人员跨省就医之前需要在参保地的经办机构进行备案,经办机构采集必要的信息,目前我们全国有统一的备案表,进行了明确,关键的信息是两条。一是要说清楚备案的原因是什么,当事人是出去常驻还是异地安置,还是在外面工作,还是转诊转院,要把原因告诉经办机构。二是要去什么地方。经办机构采集这两个关键信息后,传到国家的结算系统,到相关的地区和医疗机构,其他的信息社保卡都有,比如姓名、卡号,不需要另外采集。
2、选定点。选定点就是说群众需要选择定点医疗机构,比如选择去北京、上海看病,要到这些地方的跨省异地就医的定点医疗机构去。大家可以在公布的网站上实时查询机构有哪些,是什么级别,在哪个地方都可以查询出来。参保人员到外地可以选择的医疗机构范围越来越大。
3、持卡就医。最关键的一步就是持卡办理入院登记和出院结算。患者一定要用社会保障卡,要持卡办理入院和结算。无论是职工医保参保人员还是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参保人员,只要按规定进行备案,履行相应的手续,都可以享受到跨省异地住院费用直接结算。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二十六条
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待遇标准按照国家规定执行。
成都可以用外地的医保卡吗
法律主观:
卡在外地不能用,本省异地医保卡一般不能跨地区使用;特殊情况下,出差、探亲、休假等原因在异地发生的紧急住院医疗费用,应按照参保所在地医疗保险办法的具体规定进行费用报销。一般在急诊的情况下,允许就近诊治。治疗后,凭治疗医院出具的有效凭证回所在地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按规定报销。
法律客观:《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二十九条参保人员医疗费用中应当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的部分,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药品经营单位直接结算。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异地就医医疗费用结算制度,方便参保人员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