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打工时,社保的计算遵循以下原则:
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
当个人跨统筹地区就业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可以随本人转移,缴费年限累计计算。
缴费基数确定
缴费基数原则上按照上年个人平均工资确定,包括饭贴、通信费等补助。
新员工入职第一个月原则上按第一个月工资收入确定缴费基数,不足月的可按次月足月工资收入确定。
社保费用计算
社保费用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具体比例如下:
养老保险:单位20%,个人8%
医疗保险:单位8%,个人2%
失业保险:单位2%,个人1%
工伤保险:单位0.6%
生育保险:单位0.9%
退休工资计算
退休工资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组成。
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公式为: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 ÷ 计发月数。
过渡性养老金计算公式为: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 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 × 1.2%。
缴费基数下限
缴费基数有一个下限,类似于最低工资,如果申报工资低于下限,则按下限确定缴费基数。
社保卡异地问题
即使社保卡是异地的,但在本地购买社保,社保费用和权益将按照所在地的规定进行计算。
缴费比例固定
社保的缴费比例是固定的,公司可以根据员工的实发工资申报缴费基数。
关注社保缴纳情况
需要实时关注自己的社保缴费情况,确保单位按时和足额缴纳社保。
以上是外地打工时社保计算的基本原则和计算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各地政策可能存在差异,具体计算方法和比例应以当地人社局公布的政策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