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刷到一个帖子,说他们公司给员工交社保的时候,竟然不是按照实际工资来的,而是按照一个比实际工资低很多的基数去交的。我就纳闷,这玩意儿还能自己定?赶紧翻翻自己工资条,仔细研究一番。
不看不知道,一看还真有点门道!
我一开始以为,社保缴费这事儿,肯定是公司按我实际上个月拿多少钱,就按那个数去交的。结果发现,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儿!这里面还有个叫“社保缴费基数”的东西。
啥是社保缴费基数?
说白,它就是个参考值。你想,每个月工资都可能不一样,奖金、补贴啥的,加加减减,每个月都算一遍多麻烦。所以就有这个“基数”,公司就按照这个基数来算你要交多少社保,公司要帮你交多少社保。
我查查资料,发现这个基数还真不是随便定的。它有个上下限,下限一般是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60%,上限是300%。啥意思?就是说,哪怕你工资再低,也得按当地平均工资的60%来交;你工资再高,最多也就按300%交。
我的工资和社保基数
我翻出工资条,对比一下我的实际工资和社保缴费基数。还好还我的工资虽然不高,但也超过当地的最低缴费基数。我是按照我的实际工资来交的社保,没有被“压低”。
不过我也看到网上有人说,如果工资低于社保缴费基数,那以后领的养老金啥的,也会受影响,会变少。想想也是,交的少,拿的自然也少。
如果工资低于缴费基数,咋办?
我琢磨着,万一哪天我跳槽,新公司给的工资没达到社保缴费基数,那该咋办?
我又是一顿查,发现这种情况下,正确的做法是:
- 先跟公司好好聊聊,问问清楚是咋回事。
- 要是公司故意这么干,那就得硬气点,去劳动局投诉!
毕竟这关系到咱自己的切身利益,可不能马虎!
经过这回“研究”,我算是对社保缴费这事儿有更清楚的认识。以后再遇到类似问题,咱心里也有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