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上个月,我那在小公司上班的表弟愁眉苦脸地找我,说他工资条上的社保扣款忽高忽低,搞得他一头雾水。他问我:“哥,这社保个人缴费基数到底咋算的?我怎么感觉每个月扣的钱都不一样?”
这事儿说来也常见,很多人都搞不清楚自己的社保是怎么扣的。于是我决定亲自出马,帮他好好捋一捋。
第一步:先搞清楚概念
我先是上网查一堆资料,发现这“社保缴费基数”就是你交社保的“本钱”。
一般来说,它是你上一年的月平均工资。
第二步:实操演练
我让表弟把他去年的工资条都找出来,从一月到十二月,挨个儿加起来,算出他去年的总收入。
然后,我用这个总收入除以12,得到他的月平均工资。我告诉他:“你看,这就是你的社保缴费基数。”
第三步:特殊情况要留意
但事情没那么简单,我又查到,这缴费基数还有上下限。
- 如果你的工资比当地规定的最低缴费基数还低,那也得按最低的交。
- 如果你的工资比最高缴费基数还高,那就按最高的交。
我查表弟所在城市的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发现他的工资正好在中间,所以就按他的实际月平均工资算。
第四步:新员工怎么办?
我又想到,如果是刚入职的新员工,还没有上一年的工资数据,那怎么办?
我又去翻资料,发现新员工一般是按入职第一个月的工资作为缴费基数的。
第五步:每年都要重新算
我还解到,这社保缴费基数可不是一成不变的,一般每年都会根据上一年的平均工资重新算一次。
你每年都要关注一下自己的社保缴费基数有没有变化。
我把这些都跟表弟讲清楚,他总算松口气:“原来是这么回事!谢谢哥,这下我心里有底。”
看着他如释重负的样子,我也挺高兴的。这事儿虽然不大,但能帮到家人,也算是我这博主的一点小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