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一度交社保的时候,想想这事儿就头疼。不过没办法,为老以后有保障,还得硬着头皮去弄。记得2018年那会儿,我可是跑好几趟才搞明白。
摸索阶段
我对社保缴费这事儿完全是两眼一抹黑。啥缴费基数、缴费比例,听得我云里雾里的。我就记得公司每个月会从我工资里扣掉一部分钱,说是交社保,具体交多少,交的我根本不清楚。
后来我琢磨着,这不行,这钱交到哪儿去,总得弄明白。于是我就开始上网查资料,还跑去社保局问。这一查一问,才算稍微弄明白点儿。
缴费基数和比例
原来,社保缴费的基数是跟我工资挂钩的。说是按我上一年的工资收入来算,但也不是全部工资都算,有个上下限。要是工资太高,就按最高的那个数算;要是工资太低,就按最低的那个数算。我记得2018年的时候,好像有个什么规定,说工资不能低于上一年平均工资的60%,也不能高于300%。我当时还算一下,还我的工资在这个区间里,就按实际的工资来交。
至于缴费比例,不同的保险种类还不一样。我记得当时解到的:
- 养老保险:公司要交20%,我自己交8%。
- 医疗保险:公司交10%,我交2%。
- 失业保险:公司交的多一点,好像是1%,我自己交的少。
不同的地区,具体比例可能还不一样。 我还特地去我们这儿的人社局网站上看看, 确保信息准确。
上海的例子(仅供参考)
我有个朋友在上海,他还给我看他在上海的缴费情况。我记得他给我列个表:
- 缴费基数范围是4279-21396元。
- 缴费比例加起来是43.5%。
算下来,每个月要缴1862元。这只是2018年上海的情况,现在肯定不一样。
缴费过程
以前,我都是稀里糊涂的让公司代缴,自己也没操心过。后来我自己做点小生意,就得自己去交社保。自己跑去社保局,填表、排队、缴费,整个流程走下来,才体会到这其中的麻烦。不过现在好多,很多地方都可以在网上办理,方便不少。
2018年那次社保缴费,让我从一个社保小白,变成半个“专家”。虽然过程有点曲折,但也算是搞明白这件重要的事儿。也希望我的这点经验,能帮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