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2015年那会儿,我对社保缴费基数这玩意儿还真是一头雾水。每个月工资条上都扣掉一块,说是交社保,但具体咋算的,为啥要扣这么多,我完全没概念。
摸索阶段
我也就是听同事们唠嗑,大概知道有这么个“基数”存在,但具体咋回事,谁也没说清楚。我就自己上网瞎搜,看些文章,但感觉都太学术,看得我云里雾里的。
实践出真知
后来我决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我干这么几件事:
- 翻工资条:我把过去一年的工资条都找出来,仔仔细细地看一遍,想看看每个月扣的社保金额有没有啥规律。
- 查社保官网:我找到当地社保局的官方网站,想看看有没有关于缴费基数的官方解释。
- 问“过来人”:我找几个比我早几年参加工作的同事,向他们请教社保缴费的那些事儿。
逐渐清晰
经过一番折腾,我总算对社保缴费基数有个大概的解:
- 原来,这个基数不是随便定的,它是根据我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资来算的。
- 而且这个基数还有上下限,不是你想交多少就交多少。下限好像是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60%,上限是300%。
- 我发现,我的工资条上扣除的社保费,除养老保险,还有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等,每一项都有对应的缴费比例。
最终明白
我把自己上一年度的工资加起来,除以12,算出自己的月平均工资。然后,我拿着这个数字,对照着社保局官网上的规定,算出我2015年应该缴纳的社保基数。
虽然过程有点麻烦,但总算是把这事儿给搞明白。以后再看工资条,我也能知道自己交的社保都花在哪儿,心里也踏实多。
现在想想,很多事情都是这样,看着挺复杂,但只要你肯花点时间去研究,总能弄明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