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也就是2019年的时候,我还在东莞一家小公司上班。那时候刚来东莞没多久,对社保这些东西还真是一头雾水。记得有一次发工资,我发现工资条上扣的社保费比之前好像多一些,心里就有点嘀咕,这社保缴费到底是怎么算的?
于是我就开始琢磨这事儿。我先是问问身边的同事,结果大家都说不太清楚,只知道每个月都扣这么多,具体咋算的,谁也没细究过。
这可不行,自己的钱得搞清楚!于是我就上网查资料。一查才知道,原来社保缴费有个叫“缴费基数”的东西,这个基数是根据你上一年的平均工资来定的。
摸索阶段
我记得当时在网上看到这么一句话:“东莞市社保缴费基数标准没有一个固定的数字,要知道这是需要根据职工们上一个年度内的平均工资决定的,不过缴费基数标准也有最低标准和最高标准。” 这话看得我有点懵,啥叫“没有固定数字”?还得看“上年度平均工资”?
我继续在网上翻资料,总算找到一些更详细的说法。说是这个缴费基数,最低不能低于某个标准,最高也不能高于某个标准。具体是多少,每年都会调整。而且不同的险种,比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等,缴费基数还可能不一样。
实践出真知
光看这些文字描述,我还是觉得不太踏实。于是我决定自己动手算一算。我翻出自己去年的工资条,把每个月的工资都加起来,然后除以12,算出自己的月平均工资。
- 我先算算自己的月平均工资。
- 然后我去找2019年东莞社保缴费基数的上下限标准。
找到这些数字后,我开始核对自己的工资是不是在这个范围内。如果在范围内,就按照我的实际工资作为缴费基数;如果高于上限,就按照上限来算;如果低于下限,就按照下限来算。
我还找到一个公式:“单位缴费基数的计算公式为:单位缴费基数=单位工资总额×社保费率。” 虽然我当时主要关心的是我个人要交多少钱,但也顺便解一下公司是怎么缴费的。
终于搞明白
我总算是把2019年东莞社保缴费基数这事儿给弄明白。虽然过程有点曲折,但好歹是把自己的钱袋子搞清楚。也算是一次小小的实践和成长!
我还解到:东莞社保缴纳基数根据不同险种而定,其中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企业)上限是26421元,下限是4546元;失业保险上限是23442元,下限是1900元。」把上下限数字记录下来,以后有朋友问起,我也能说道说道。真是实践出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