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那是2018年,我刚换份工作,新人嘛对啥都懵懵懂懂的。其中最让我头疼的就是社保这块,每个月工资条上都扣不少钱,但具体咋回事儿,我是一点儿也不清楚。那时候我就琢磨着,得把这社保缴费的门道给弄明白,不然每个月钱都白交不是?
第一步,当然是先搞清楚缴费基数。
我记得那时候,我到处找资料,还问公司的人事大姐。她人挺给我解释一通,但我还是云里雾里的。后来我在网上翻半天,总算找到点有用的信息。说是社保缴费基数一般是跟上一年度的社会平均工资挂钩的,有一个最低标准和最高标准。
然后,就是各个险种的缴费比例。
这块内容最让我头大,什么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每个险种的缴费比例还不一样,公司交一部分,个人交一部分,看得我眼花缭乱。我当时还做个笔记,用个小本本记下来:
- 养老保险:公司好像交20%,个人交8%。
- 医疗保险:公司交10%左右,个人交2%。
- 失业保险:这个比例比较低,公司和个人加起来好像也就百分之几。
就是实操阶段!
我拿着这些数据,开始算我自己的社保缴费。因为刚换工作,工资也不高,我就想知道最低标准是多少。我记得当时查到,不同城市还不一样,北京、上海、天津这些大城市的最低缴费标准都不一样。我当时在哪个城市来着?好像是……(时间太久,有点记不清,反正不是北京就是上海)。
我当时找到我所在城市的社保局网站,费老半天劲,终于找到2018年的最低缴费标准。好像是几千块钱,具体数字我真记不清,反正比我当时的工资低。然后我就按照这个最低标准,乘以各个险种的缴费比例,算出来我每个月大概要交多少钱。
总算把这事儿给弄明白!
虽然过程挺曲折的,但总算把社保缴费这事儿给搞清楚。以后再看工资条,我也能明白那些数字是咋来的。不过这社保政策每年都可能变,我还得时不时地关注一下,免得又搞不清楚状况。
这回经历也让我明白,很多事情看起来复杂,但只要肯花时间去研究,总能弄明白的。而且自己动手实践一下,比光看资料印象深刻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