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海社保缴费基数又调整,作为一个在上海打拼多年的“沪漂”,这事儿可跟我息息相关。今天就来跟大家伙儿唠唠我解到的情况,还有我自己的亲身经历。
摸清情况
我也是一脸懵,啥是社保缴费基数?后来才知道,这玩意儿直接关系到咱们每个月交多少社保,还有以后能领多少养老金。这事儿可马虎不得。
我先是在网上搜一圈,发现各种说法都有,看得我头都大。后来我还是决定去一趟社保局,找专业人士问问清楚。
跑腿咨询
到社保局,我取个号,等半天终于轮到我。我赶紧把我的疑问一股脑儿地倒出来。工作人员还挺耐心,给我解释一通。
原来,上海社保缴费基数是根据上一年度的社会平均工资来定的。今年(2024年)7月1号开始,缴费基数的上限调整到36921元,下限是7384元。也就是说,不管你工资多高,最多也就按36921元来交社保;要是工资低于7384元,那就得按7384元交。
仔细盘算
工作人员还告诉我,社保缴费基数调整,我们每个月到手的工资可能会少一点。我赶紧拿出计算器算一下,果然,我的工资虽然没变,但因为社保缴费多,到手的钱还真少那么一丢丢。
不过从长远来看,社保缴费基数提高,以后咱们退休能领到的养老金也会多一些。这么一想,心里也就平衡多。
最终实现
解清楚情况后,我心里就有底。虽然每个月到手的工资少一点,但想到这是为将来的保障,也就没啥好抱怨的。而且我还特意去解一下,这回社保缴费基数的调整,是根据2023年上海市全口径月平均工资12307元来计算的,相比2023年的社保缴费基数12183元,只涨1%。这涨幅,在全国来说,算是很小的。
这回上海社保缴费基数的调整,对我来说,既有眼前的小小“损失”,也有未来的长远保障。作为普通老百姓,咱们还是得看开点,毕竟社保这事儿,可是关系到咱们的养老、医疗等方方面面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