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2018年在成都交社保那档子事,真是一把辛酸泪。那时候刚换工作,从公司出来单干,社保就得自己操心。
我对这事儿完全两眼一抹黑,啥也不懂。心想不就是交个社保嘛能有多复杂?结果,现实狠狠地打我一巴掌。
我先是到处问朋友,上网查资料。那时候信息不像现在这么发达,查个东西费老劲。跑几趟社保局,排队排得我腿都麻,总算搞明白一点:原来这社保缴费还分档次!
摸索阶段
当时成都的社保缴费,我记得好像是分几个档次,40%,60%,80%,还有更高的,具体百分之多少来着,时间太久有点记不清,反正有好几个选择。
- 40%一档:这个交的钱最少。
- 60%一档:比40%的多一些。
- 80%一档:又比60%的多。
我那时候刚开始单干,收入也不稳定,心里就直打鼓:这每个月要交多少钱?交多,怕自己负担不起;交少,又担心以后养老金不够花。真是愁死人!
实践出真知
后来我硬着头皮,又跑几趟社保局。咨询工作人员,还拿些宣传资料回家仔细研究。这才搞清楚,每个档次对应的缴费金额,还真不一样!
我记得当时最低的一档,好像是40%那个,一个月大概要交六百多块钱。60%的,八百多。80%的,将近一千块。这还不包括医疗那些,只是养老的钱!
我根据自己当时的收入情况,掂量来掂量去,还是咬咬牙,选60%那一档。虽然每个月要多交点钱,但想想以后老能多拿点养老金,心里也稍微踏实点。
最终结果
选好档次,我就开始按月缴费。刚开始那几个月,真是感觉压力山大。每个月都要从本来就不多的收入里,扣掉八百多块钱,心疼得我直抽抽。不过为以后的生活,也只能坚持下去。
现在回想起来,2018年那段自己摸索着交社保的经历,真是又苦又累。不过也正是那段经历,让我对社保缴费有更深刻的解。我已经不像当初那么迷茫。毕竟实践出真知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