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2019年那会儿,我还在合肥一家小公司上班。公司虽小,五险一金还是给交的。不过我对社保缴费基数这块一直迷迷糊糊的,就知道每个月工资里扣掉一笔钱,具体咋算的,不清楚。
有一天,我心血来潮,想搞清楚自己的社保到底是怎么缴的。我记得那是个下午,我坐在电脑前,打开浏览器。
我得知道2019年合肥社保缴费基数的上下限是多少。我在搜索框里输入“合肥社保缴费基数2019”,然后就出来一堆结果。我挨个点开看看,发现信息有点乱,有的说是2017年的平均工资,有的说是2018年的,看得我头大。
后来我找到一个比较靠谱的说法,说是2019年8月到2020年6月,职工月缴费基数是按照2018年度全省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60%和300%来定的。我又搜一下,找到2018年安徽省的平均工资是60340元,算下来每个月是5028.35元。
那么,按照这个平均工资,我算一下:
- 上限:5028.35元/月 300% = 15085.05元/月
- 下限:5028.35元/月 60% = 3017.01元/月
也就是说,2019年8月开始,我的社保缴费基数应该在这个范围内。如果我的工资高于上限,就按上限缴;如果低于下限,就按下限缴;如果在中间,就按实际工资缴。
我又研究一下不同险种的缴费比例。我记得当时看到的大概是这样的:
- 养老保险:公司缴19%,个人缴8%
- 失业保险:公司缴0.5%,个人缴0.5%
- 工伤保险:公司缴的,具体比例根据行业来定,个人不用缴
- 生育保险:公司缴,个人不缴
我当时还看到一个表格,是关于灵活就业人员的,说是缴费基数可以在九个档次里选,不过我当时是在公司上班,所以这块就没太在意。
弄清楚这些之后,我翻出自己的工资条,对照着算一下。虽然过程有点麻烦,但总算是把自己的社保缴费情况给搞明白。以后再看到工资条上的扣款,心里就有数。
这回“研究”让我对社保缴费这事儿有更清晰的解。以后要是政策有变动,我也能自己算一算,不用再稀里糊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