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那是2019年,公司刚成立没多久,啥事都得亲力亲为。发完工资就得琢磨着给大伙儿交社保。这玩意儿,以前在老东家都是人事部门操心的,咱哪懂这个?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自己上。
第一步,当然是先搞清楚这社保到底是个都包含哪些东西。
上网一顿查,才知道这社保,原来包含这么多项目: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还有生育保险。好家伙,这五花八门的,看得我头都大。
第二步,最关键的,就是得弄明白这每个险种公司和我自己分别要交多少钱,也就是缴费比例。
这事儿可马虎不得,交多公司亏,交少员工吃亏,还可能被罚款。又是一通好找,各种文件、通知,翻个底朝天。总算在犄角旮旯里找到一份文件,说是从2019年5月开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要降到16%。
- 之前好像听说有些地方是19%还是20%来着,这下可算统一。
- 不过我记得当时看文件的时候,广东和浙江好像不在这个范围内,具体是多少我也记不清,反正咱也不在那两个地方。
然后,我还得一个一个险种去核对。
摸索缴费基数
除养老保险,其他的几个险种,比例倒是没啥大变化,关键是那个缴费基数,每个地方还不一样,得按当地的规定来。我又屁颠屁颠地跑去翻当地的政策文件,好不容易才搞明白,说是按照上一年度的平均工资来算,还有个上限和下限。
第三步: 亲自计算与核对。
好不容易把这些比例、基数都搞清楚,接下来就是算呗。拿出计算器,一个个数开始敲。算完还得再核对一遍,生怕算错。你说这事儿,要是算错,到时候还得补缴或者退费,麻烦得很!
最终确认
拿着算好的表格,跟人事部门的小姑娘(那时候公司小,人事就一个小姑娘)反复确认好几遍,这才敢去申报。那段时间,真是焦头烂额,感觉比谈客户还费劲。不过总算是把这事儿给搞定,心里也踏实。
这事儿过去好几年,现在公司也大,这些事儿都有专人负责。不过回想起当年自己摸索着交社保的经历,还真是挺感慨的。啥事儿都得自己动手,才能真正搞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