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唠唠我当年在昆山交社保的事儿,那会儿是2016年,时间挺久,有些细节可能记不太清,但大方向肯定没跑。
那时候刚到昆山一家小公司上班,工资嘛不高不低,也就够自己糊口。公司人事一开始也没跟我说清楚社保的事儿,我就自己琢磨开。毕竟社保这玩意儿,关系到以后看病、养老,可不能马虎。
我做的第一件事儿就是上网查资料,那时候不像现在信息这么发达,找个靠谱的信息源还挺费劲。好不容易找到一些关于昆山社保缴费基数的文件,说是跟上一年度的职工月平均工资挂钩。记得好像是说2015年的平均工资是7万多一年,然后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也是按这个来的。上限好像是平均工资的300%,下限是60%。
算下来,缴费基数上限很高,反正我是够不着的。重点是下限,这个得注意,别公司给你按最低的交,那以后亏的是自己。当时好像最低是3620块钱,但具体数字我有点忘,反正上下差不多少。
我就去问公司人事,让他们给我看看我的社保缴费基数是多少。他们一开始含含糊糊的,我就直接把查到的资料甩给他们,跟他们说:“你们别忽悠我,我自己都查过,该是多少就是多少!”
人事看我这么较真,估计也觉得没法糊弄,就老老实实地把缴费基数告诉我。还他们还算靠谱,没按最低的给我交,但也绝对不高,就是卡在中间那个档位。
我还特意问住房公积金的事儿,因为那会儿听说公积金也能当钱用,买房什么的都方便。人事说公积金的缴存基数跟社保差不多,也是参照去年的平均工资,上下限也差不多。不过我记得当时昆山有两个区,好像是姑苏区和高新区,公积金缴费基数下限比其他地方低一些,具体为啥我也搞不清楚。
为确保万无一失,我还去昆山市社保局的网站上查查,看看有没有最新的政策变动。毕竟政策这玩意儿,说变就变,谁也说不准。
确认没问题之后,我才放下心来。以后每个月发工资的时候,我都会特意留意一下社保缴费明细,看看有没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毕竟自己的权益,还得自己维护。
那次经历让我明白,关于社保这种重要的事情,绝对不能听之任之,一定要自己多解、多学习,才能避免被坑。而且跟公司人事沟通的时候,也要态度强硬一些,让他们知道你不是好糊弄的。
总结一下我的经验:
- 先上网查资料,解大概情况。
- 找公司人事确认缴费基数。
- 核对缴费基数是否符合规定。
- 定期查看缴费明细。
希望我的经历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尤其是刚参加工作的朋友,一定要重视社保问题,这可是关系到你未来生活的大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