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聊聊我最近搞的社保事业单位缴费基数的事儿,绝对是干货满满的实践记录!
事情是这样的,最近单位要调整社保缴费基数,我寻思着这玩意儿跟到手的工资直接挂钩,必须得好好研究研究。
我找到单位负责社保的同事,想解一下具体的政策。她给我一些文件,说是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的,里面提到2023年全省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以及2024年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上下限。我瞄一眼,平均工资是9167元。
拿到文件后,我开始恶补相关的知识。我解到,社保缴费基数不是随便定的,有个上下限。下限是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上限是300%。 也就是说,如果你的工资低于平均工资的60%,那就按60%来交;如果高于300%,那就按300%来交。目的是为保证低收入人群的社保权益,同时限制高收入人群的缴费压力。
- 单位缴费比例:这个是固定的,各个险种加起来大概20%左右,具体看各地政策。
- 个人缴费比例:这个也比较固定,养老保险8%,医疗保险2%,失业保险0.3%(各地略有差异),加起来大概10%左右。
我就开始算自己的缴费基数。我算下我自己的工资,发现超过平均工资的300%,也就是说,我的缴费基数只能按300%来算,也就是9167 3 = 27501元。
然后我就用这个基数,分别计算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各项的缴费金额。 单位缴多少,个人缴多少,都清清楚楚地列出来。
为确保万无一失,我还特意跑去社保局的网站上查查,确认缴费基数的上下限和缴费比例。
我把我的计算结果跟单位的同事核对一下,发现基本一致。这下我就放心,知道自己每个月要交多少社保,心里也有个数。
这回调整社保缴费基数,让我对社保政策有更深入的解。虽然过程有点繁琐,但是搞清楚对自己的权益还是很有帮助的。建议大家也多关注一下自己的社保情况,有问题及时跟单位或者社保局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