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说起来也挺有意思的。当时我刚从原来的单位出来,琢磨着自己干点这社保就成了头等大事。以前在公司,人事给办得妥妥的,自己基本不用操心,顶多就是看看工资条上扣了多少。现在自己弄了,才发现里头道道还真不少。
自己动手,琢磨社保这回事
一开始我是一头雾水,就在网上瞎看,各种说法都有。有的说早交越往后越贵;有的说要看档位,60% 和 100% 差不少。看得我眼花缭乱,感觉跟选手机套餐似的,哪个都说自己
后来我就想,光看没用,得自己实践一下。我就先跑去社保大厅问了问,那个人多,排队就排了好久。工作人员倒是挺耐心,给了我一堆资料,还说了个大概。但具体到我个人,到底哪个方案最划算,他们也说不清,就让我自己回去算算。
这下好了,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我拿着那些资料回家,又结合网上查到的一些信息,主要是当地上一年的平均工资啥的,开始自己掰扯。
早交还是晚交?我的实践体会
先说啥时候开始交。这个问题比较明确。我对比了一下近几年的缴费基数,那玩意儿确实是年年涨。你想,社会平均工资在涨,那缴费的“底座”也跟着水涨船高。我粗略算了下,同样交15年,你要是30岁开始交,跟你40岁开始交,总共掏出去的钱,差别还真不小。早交确实能省点真金白银。这跟买东西赶早不赶晚一个道理。我决定了,只要手头能周转开,就立马开始交,不拖。
缴多少?60%还是100%?我的纠结与选择
然后就是最头疼的:选哪个档位交?我们这边灵活就业的,一般主要就是选按社平工资的60%交,或者按100%交。这两个是最常见的选项。
- 按60%交:好处是每个月压力小点。刚开始自己干,收入不稳定,谁都想手头多留点活钱。
- 按100%交:坏处就是月供高,压力大。但好处也明显,就是将来退休拿得多。为因为你交的多,划到你个人账户里的钱也多,计算养老金的时候基数也高。
我当时也特别纠结。就拿着计算器使劲摁,算来算去的。按60%交,每个月确实能省下几百块,一年下来也不少了。但这几百块省下来,几十年后,退休金可能一个月就差不少。我问了问身边几个自己交社保的朋友:
- 老王,比我早几年自己干的,一直按60%交,他说当时就是图省钱,现在有点后悔,觉得当初要是咬咬牙按100%就好了。
- 小李,一开始按60%,干了两年收入稳定了,就改成100%了。他说转起来倒是不麻烦,就是觉得前面两年按低的交,有点“亏”。
听了他们的经历,再结合我自己的情况,我琢磨了半天。我这刚开始,确实手头紧巴巴的。所以我当时的做法是,先按60%的档位开始交,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心里想着,等后面收入稳定了,或者手头宽裕了,再考虑提高档位到100%。这样既能保证社保不断缴,享受基本的保障,也不会让眼前的经济压力太大。
这只是我个人的选择过程和记录。我也看到有朋友一开始就直接选100%的,觉得长痛不如短痛,一步到位,将来退休能多拿点心里踏实。这真的就是看个人情况和想法了,没有绝对的标准答案。
我的实践感受就是:
- 时机上,宜早不宜迟。越早开始交,总成本越低。
- 金额上,量力而行,动态调整。手头紧就先低档保住资格,等宽裕了再往上调。别为了省眼前的小钱,影响几十年后的退休生活质量。也别为了追求高退休金,把自己眼前的日子搞得紧巴巴的。
反正这社保,真是伴随咱大半辈子的事儿,早点搞明白,自己心里有数,总是没错的。我这就是把我当时自己摸索的过程和想法记录一下,希望能给也在琢磨这事儿的朋友一点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