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这事儿,还是邻居老李快退休,前阵子跟我唠叨,说自己一直按最低档交的社保,现在心里有点慌,不知道退休能拿多少钱。他这么一说,我才猛地意识到,自己离退休也没几年,南京这社保缴费档次到底是怎么个说法,我还真没仔细研究过。
以前上班那会儿,公司给交,扣多少就是多少,咱也不懂,也没那心思去琢磨。现在快到点,这可是关系到以后吃饭的钱,不能再糊涂。得,我自己也得搞搞清楚。
摸索过程
一开始我也没头绪,就在小区里跟几个岁数差不多的老哥们打听。你一嘴我一言,有的说分三档,有的说五档,还有的说现在跟以前不一样,给我说得更晕。看来光听别人说不行,还是得自己动手查查。
我先是想去社保局问问,但一想到那排队的阵仗就头疼。后来想起来,现在不是都有那个什么“我的南京”或者人社的APP嘛我就捣鼓着手机,在上面翻半天。别说,还真找到点信息,但都是些官方文件,看得我眼花缭乱,啥基数、比例,专有名词一套一套的。
后来没办法,还是硬着头皮去趟街道的社保服务点。还好人不多,工作人员态度也挺我把自己情况一说,想解下这个缴费档次的事儿。
搞明白啥
工作人员给我解释一通,我大概是听明白:
- 确实分档次: 这缴费基数,不是你想交多少就交多少,它有个范围。最低不能低于全市平均工资的一个比例(好像是60%?),最高也不能超过平均工资的三倍。中间,还设好几个档次,比如100%的、80%的等等,让你自己选。
- 多缴多得: 这点是肯定的。你选的档次高,每个月从工资里扣的就多,公司帮你交的也多(如果是单位交的话),进你个人账户的钱自然就多。等到退休算养老金的时候,你交的多,算的基数高,拿到手的钱也就水涨船高。
- 灵活就业不一样: 像老李这种自己交社保的,或者个体户,他们那个选择空间更大一点。工作人员说他们可以在那个范围内(比如最低的60%到最高的300%之间)自己选具体的档次交钱,比例好像是固定的,比如20%全自己掏。不像我们在单位,个人交8%,单位给交大头。
我听明白,这事儿就是个投入产出的问题。年轻时候,或者说有能力的时候,多交点,选个高点的档次,以后退休日子能宽裕不少。要是手头紧,或者觉得没必要,选个最低档交,那以后拿的肯定就少点。就像那个工作人员打的比方,你存钱进银行,存得多,利息自然就多嘛一个道理。
自己的一点想法
搞清楚之后,我心里踏实多。回头我也跟老李说说我打听到的情况。他听完直拍大腿,说早知道年轻时候紧一紧,选个高点的档次就好。不过现在说啥也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