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琢磨了一下北京户口的社保缴费基数这事儿,正好跟大家唠唠我的经历。
事情得从上个月发工资说起。拿到工资条,我扫了一眼,发现扣的社保比上个月多了点儿。虽然不多,但咱这过日子的人,对钱还是敏感的。
我就纳闷了,工资没涨,怎么扣费多了?第一反应是找公司人事问问。结果人事小姐姐挺忙,就甩给我一个内部通知链接,说是今年的社保基数调整了。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我就开始扒拉这个通知,又上网(当然是单位内网和一些官方渠道)查了查相关的说法。
搞明白缴费基数是咋回事
1,我得弄清楚这“基数”到底是简单说,就是拿来算咱们交多少社保钱的一个“底数”。不是你实际工资条上那个数,而是根据社会平均工资啥的算出来的一个范围。你有你的工资,但交社保,得按这个基数来。
它有个下限,也有个上限。工资低于下限的,按下限交;工资高于上限的,按上限交;在中间的,就按实际工资交。
然后,我看了看今年的新标准。果然,上下限都涨了。我算了算,我的工资正好在新的上下限之间,所以我的缴费基数就是我的实际工资。但因为全市的平均工资涨了,这个“基数”本身对应计算的规则或者说整体水平线也跟着抬高了,所以就算我工资没变,实际扣款也可能因为计算方式的微调或者平均基数的提升而变多。虽然这回我具体是因为啥变动还得细看,但大趋势是涨了。
琢磨这涨了之后的影响
知道了原委,我就开始琢磨这事儿的影响:
- 个人负担:最直接的,就是每个月钱包里少了几十或者上百块。虽然不多,但日积月累也是钱。特别是对工资刚够下限或者收入不太稳定的朋友,估计感觉更明显。
- 公司成本:咱们个人多交了,公司那边对应出的那部分肯定也多了。这对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来说,用人成本又高了一截。不过也没办法,这是国家规定,公司也得照办。
- 长远好处:往好了想,现在交的多了,意味着以后退休拿的养老金、医保报销的额度理论上也会跟着水涨船高。毕竟是跟平均工资挂钩的,也算是一种强制储蓄,为了将来的保障嘛
我跟几个朋友也聊了聊。有的朋友工资高,早就顶着上限交了,这回上限涨了,他们也得多交不少。还有的朋友收入比较低,虽然是按下限交,但下限涨了,负担也实实在在增加了。
的一点想法
这社保基数调整每年都有,是跟着经济发展水平来的。北京这边发展快,平均工资涨,基数跟着涨也正常。
对我个人来说,虽然眼前扣钱多了有点小心疼,但想想长远的保障,尤其是有北京户口,这社保是必须得缴的,而且尽量按规定足额缴。毕竟未来的养老、医疗都指望它。只能说,接受现实,然后该干嘛干嘛好好工作挣钱。
这就是我这回琢磨北京社保缴费基数的一点过程和想法,分享给大家,希望能有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