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社保缴费基数怎么定?影响你每月交多少钱!

最近琢磨一下北京交社保这个事儿,主要是想弄明白每个月工资里扣掉的那笔钱到底是怎么算的。以前也没太在意,就觉得公司给交着就行,但最近看着工资条,老觉得那个“缴费基数”有点迷糊,跟我实际拿到手的工资好像对不上号。

我挺糊涂的。问问公司人事,他们倒是说个大概,但夹杂着一堆什么“上年月均工资”、“社平工资百分之多少”之类的词,听得我云里雾里的。得,还是得自己动手搞清楚。

北京地区社保缴费基数怎么定?影响你每月交多少钱!

我就抽空上网扒拉信息,看不少官方的通知、解读啥的。看半天才有点眉目,搞明白关键的一点:咱们交社保的那个“基数”,不一定是你每个月实际领到手的工资数目。它更像是一个专门用来计算社保缴费额度的“参照数”。

这个参照数怎么来的?通常是看你去年的月平均工资。比如说,你去年一整年总共挣多少钱,除以12个月,得出的那个平均数,就可能是你今年的社保缴费基数。

这个基数还有上下限

最有意思的是,我发现这个基数不是你想用多少就用多少的,它有个“天花板”和“地板”。

  • 上限(封顶):就算你工资特别高,比如月薪好几万甚至更高,计算社保的时候,用的基数也不能超过一个最高限制。我查下,好像说近期的上限得有三万多块钱?具体每年会公布,反正就是有个顶,超也按这个顶来算。
  • 下限(保底):反过来,要是工资比较低,低于一个最低标准,那也不能按实际那么低的工资算,得按这个最低标准来交社保。这个下限好像是几千块钱,我看有人说是五千多,也有说六千多的,估计每年也都不太一样。官方说法好像是跟全市职工平均工资挂钩,比如按平均工资的60%或者更低一点来算。

所以你看,大部分人的缴费基数,就是在他自己上一年度月均工资、社保缴费上限、社保缴费下限这三个数之间取的一个值。如果你的平均工资在上下限之间,那就按你的平均工资来;如果太高,就按下限;如果太低,就按下限。

明白基数,扣钱就好懂

搞明白“缴费基数”这个参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