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会儿刚从上家公司出来,社保这事儿就得自己操心。之前都是公司给交,一下子断,心里挺没底的,毕竟这玩意儿关系到以后养老看病,不敢马虎。一开始我也有点懵,这自己交社保,到底叫个啥名头?怎么个搞法?
我就开始琢磨这事儿。问几个自己干的朋友,也在网上扒拉些信息。感觉信息有点杂,有说找中介的,有说自己去社保局的。想着还是自己跑一趟最靠谱,就抽个时间去趟我们这儿的社保中心,那人是真多,排队就等好一阵。
主要就这条路:灵活就业人员参保
轮到我,跟窗口的工作人员一说我的情况,刚离职,想自己接着交社保。工作人员倒是挺干脆,告诉我,像我这种情况,没固定工作单位的,自己交社保,一般就走“灵活就业人员”这条路。,原来这叫“灵活就业人员参保”。说白,就是没固定单位的人,像我这种,或者自己做点小买卖的,个体户啥的,都可以用这个名义自己去交社保。主要是交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这两大块。
接下来就是具体怎么办,我当时是这么一步步弄的:
- 准备东西:也不复杂,工作人员让我带上我的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好像户口本有些地方也要,我当时是带着,以防万一嘛还填一张申请表,就是些基本信息。
- 去哪儿办:就去户口所在地的那个社保经办机构,或者现在很多地方叫政务服务中心,里面有社保窗口也能办。我就是去的我们区里的社保服务大厅。
- 具体咋办:找到对应的窗口,把材料交上去。工作人员会审核一下,然后录入系统。关键一步是选择缴费基数。他会给你几个档次选,一般是按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一定比例来的,有高有低。这个缴费基数直接关系到你交多少钱,也影响以后退休拿多少养老金。我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选个中间档。选好之后,确认信息,签字就行。
- 怎么交钱:登记好之后,工作人员告诉我,以后怎么交钱。一般是绑定一张银行卡,签个代扣协议,到时候社保局(现在好像是税务局负责收)会按月或者按季度自动从卡里扣钱。现在方便多,很多地方的税务APP或者支付宝、微信上也能自己操作缴费,查账单也方便。我当时就绑定银行卡,也下载他们推荐的APP,这样每个月都能看到扣费明细,心里有数。
当时也顺便问嘴,还有没有别的法子。
工作人员说,如果你是本地户口,实在没工作,也可以考虑参加城乡居民社保。这个主要是给那些没有职工社保覆盖的人准备的,比如农村居民、城镇非从业居民。缴费确实便宜不少,很多地方是一年一交,但保障水平,就是以后报销比例、养老金标准,跟职工社保比起来,还是要低一些。我琢磨着我以后肯定还会找工作或者自己干点还是想尽量按职工这个体系走,保障高点,就没选这个。
还有就是网上老看到的找社保代缴公司。这个我也打听过,就是找个中介公司帮你挂靠,像是在他们那上班一样帮你交五险一金。好处是省事,而且理论上五险都能交。坏处就是要多掏钱,除自己全额承担单位和个人的社保费(这可是一大笔),还得给他们一笔不低的服务费。而且这事儿有风险,得找个特别靠谱的公司,不然钱交没给你办成事,或者公司跑路,那就麻烦大。我这人还是喜欢自己弄得明明白白,而且也不想多花那份冤枉钱,所以就没考虑这条路。
反正就是按“灵活就业人员”这个身份把参保手续给办妥。整个过程跑下来,虽然排会儿队,填些表,但总算是把社保接上,心里那块石头总算落地。虽然每个月自己要掏一笔钱出去,但想着社保不断缴,以后老、病有个基本保障,心里就踏实多。你要是也遇到我这情况,不知道自己交社保叫啥名头,多半就是这个“灵活就业人员参保”。不过各地政策细节可能有点不一样,最好还是先去当地社保局或者税务局的窗口问清楚,或者打他们官方的咨询电话确认下,免得白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