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就琢磨我这工资条,每个月扣掉的社保公积金,那数字看着挺明白,但具体是咋算的,特别是那个缴费基数,一直有点迷糊。扬州这边到底是个啥标准?我就寻思着,得自己动手搞搞清楚。
一开始挺懵的
刚开始真有点一头雾水。我就记得每年好像都会调一次,但具体调多少,按啥标准来,完全没概念。光看工资条上那个数,也不知道是高是低,心里没底。
自己动手查查
我就想着,不能老这么稀里糊涂的。我就开始自己动手查。
第一步,我先是上网搜。就敲几个关键词,“扬州社保缴费基数”、“扬州社保怎么交”之类的。信息倒是出来一大堆,官方的、非官方的,看得我眼花缭乱。
看半天,发现几个关键点:
- 社保缴费基数不是随便定的,跟你自己上一年的平均工资有很大关系。就是把你去年一整年发的钱,包括各种奖金、补贴啥的,都加起来,再除以12个月,得出的那个月平均数,基本上就是你的缴费基数。
- 但是,这个基数也不是完全按你工资来的,它有个上限和下限。就是说,你工资再高,也不能超过那个最高的线;工资再低,也得按那个最低的线来交。这个上下限每年还不一样,一般是省里统一公布。
- 社保主要包括好几项:养老、医疗、失业这三大块是肯定要交的,还有工伤和生育,不过这两项一般是单位掏钱,个人不用出。
搞明白这么回事
捣鼓半天,总算有点眉目。我又专门去找近一两年的具体数字,心里才算踏实点。
比如我查到像去年,也就是2023年1月到12月那段时间,江苏省这边(扬州也跟着这个走)定的规矩是:
- 缴费基数的下限是4494块。意思就是,就算你平均工资低于这个数,也得按4494来算你要交多少社保。
- 缴费基数的上限是24042块。要是你工资特别高,超过这个数,那就按24042来算。
- 至于你自己实际的缴费基数,如果你上年月平均工资正好在4494和24042之间,那就按你实际的月平均工资来算。
然后具体到每个月扣多少钱,就是用你的缴费基数,乘以各项保险对应的个人缴费比例。这个比例也得搞清楚:
- 养老保险:个人要交8%。(单位出的更多,好像是16%)
- 医疗保险:个人交2%。(单位好像是7%)
- 失业保险:个人交0.5%。(单位也交0.5%)
这么一看就清楚多。比如,要是有人工资比较低,就按最低的4494基数算,那他个人每个月大概要交:
- 养老:4494 x 8% = 359.52元
- 医疗:4494 x 2% = 89.88元
- 失业:4494 x 0.5% = 22.47元
加起来一个月个人就得掏四百七十多块钱。这只是按最低基数算的例子。大部分人还是按自己实际工资(在上下限之间)对应的基数来交。
实践出真知
总算弄明白!查这一通,感觉心里亮堂多。以后看工资条,就能大概知道自己那个缴费基数是怎么来的,扣的钱对不对得上。看来这事儿还得自己多上心,每年政策可能会变,都得留意着点。这回实践记录下来,也算给自己提个醒,以后每年都记得核对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