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缴费基数高部分是好事吗?对你退休后的影响可不小!

我的社保缴费基数选择经历

大家今天想跟大家唠唠社保缴费基数这个事儿。特别是选高基数这部分,我自己是亲身经历过的,跟大家分享下我的过程和想法。

几年前换工作,新公司人事跟我确认社保缴费基数的时候,给了几个选择。当时我看着那几个数字,有点懵。以前没太在意这个,基本都是公司默认给弄的。这回人事特意问了,我才开始琢磨这事儿。

我第一反应就是,基数高了,每个月扣的钱不就多了吗?到手的工资可就实实在在变少了。那段时间正好家里开销也大,想着能多点现金流总是好的。

但转念一想,这社保是跟以后退休挂钩的。我就去打听了一下,问了问公司里年纪大点的老同事,也自己在网上扒拉了些信息看。大体意思就是,你现在缴费基数高,每个月扣得多,但你个人账户里存的钱也多,公司给你交的那部分也相应变多。 长远看,等到退休了,能拿到的养老金理论上会更高。

这下我就开始纠结了。是顾眼前,让每个月手头宽裕点?还是看长远,给以后多攒点保障?

我仔细盘算了下自己的情况:

  • 当时年纪还不算太大,离退休还有好些年,感觉还有时间去挣钱。
  • 家里的开销虽然大,但勒紧裤腰带,少点非必要支出,应该也能扛过去。
  • 对未来的养老问题,还是挺焦虑的,总觉得得多做点准备才踏实。

我一咬牙,跟人事说,选那个最高的缴费基数。 当时做了决定,心里挺忐忑的,不知道对不对。

第一个月发工资,看到工资条上扣掉的那一大块社保费用,确实有点肉疼。 比之前扣得多了不少,那感觉挺明显的。那几个月,确实得稍微控制下开销,以前偶尔跟朋友出去吃喝的次数也少了点。

不过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而且每年社保中心会寄对账单,或者现在手机上也能查到,看到自己个人账户里的钱一年比一年多,那种感觉又不一样了。心里会觉得,这钱没白扣,是实实在在给自己将来存着的。 就好像强制储蓄一样,虽然当下少了点零花钱,但给未来的自己增加了一份保障。

社保缴费基数高部分是好事吗?对你退休后的影响可不小!

我也知道,不是所有人都适合选最高基数。这得看个人经济状况,看家庭负担,看对未来的规划。如果眼下压力特别大,那保证基本生活肯定更重要。

对我来说,选择高基数,就是牺牲了一部分当前的消费能力,去换取未来可能更高的退休待遇和一份心安。这几年下来,看着账户里的数字增长,我个人觉得这个选择没做错。至少从我自己的实践来看,是这么个情况。

这就是我关于社保缴费基数高低选择的一段经历和想法,纯粹是个人实践分享,希望能给大家一点参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