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今天就跟大家唠唠这个沈阳居民社保缴费标准的事儿。前阵子我妈让我帮着看看,说社区通知让交下一年的医保了,问我交多少钱,别到时候交错了麻烦。我心想这还不简单,上网查查呗。
结果一查,好家伙,给我整不会了。
各种信息蹦出来,看得我眼花缭乱。有说未成年人、学生是400块一年的,成年人是460块。看着挺明白,对?但有的说是2024年的,有的又说是2025年的标准。还有的说啥困难群体,像低保户啥的,国家给补助,自己不用掏钱或者掏一小部分。这下我就迷糊了,这标准到底是啥时候执行的?现在交是按哪个算?
然后我又看到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这个缴费档次更多了,一年从200块到5000块,分了好几个档,什么200、300、500、800、1000、2000、3000、4000、5000。这下更晕了,这跟医保是一回事吗?我妈问的是医保,但这养老保险也一起蹦出来,还说有个啥《通知》(沈人社发〔2022〕50号)调整过标准。
我就觉得这事儿,不能光在网上瞎摸索。
索性第二天,我亲自跑了一趟我们那片的社区服务中心。想着当面问肯定清楚。到了那儿,人还不少,排了会儿队。轮到我了,我就把我的疑问跟工作人员说了。
工作人员态度还行,估计也是被问多了,就给我解释:
- 居民医保:现在交的是下一年度的,也就是2025年的。标准确实是调整了,未成年人和学生每年400块,成年居民每年460块。 她还特意强调,最好在集中缴费期交,不然错过了再交,可能享受待遇有等待期。
- 居民养老保险:那个是另一回事,自愿参加,多缴多得。那个档次确实多,从200到5000不等,让根据自己家经济情况选。这个跟医保是分开的。
- 困难群体补助:那个得有相关证明,比如低保证明啥的,社区会根据政策核实,然后按规定给补助。
她这么一说,我才算彻底搞明白。原来网上信息多,但得串起来看,还得看准是哪个险种,哪个年度的。
为啥非得跑一趟?
主要是有点犟。之前有次办事,就是因为网上查的信息不全,自己理解错了,白跑了一趟不说,还耽误了事儿。那次是给孩子办个啥证明,网上说带户口本就行,结果到了地方非要出生证明原件,家里老人拿着原件在另一个城市。把我折腾的,从那以后,涉及到这种缴费、办事,我总觉得还是找官方当面问清楚最踏实。
这回搞清楚沈阳居民社保缴费标准,虽然多花了点时间跑了趟腿,但心里踏实了。知道给老妈交多少钱,也知道那个养老保险是怎么回事了。这经验分享给大家,希望对你们也有点用。有时候,网上信息看着方便,但真到具体事儿上,多问问、跑跑腿,比自己瞎琢磨强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