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老琢磨一个事儿,就是咱们这社保缴费,是不是又涨钱。感觉每个月到手的钱好像少点儿,但又说不准具体是哪儿的问题。我就打算自个儿动手,弄明白这到底是咋回事儿。
第一步,我就翻出我近几个月的工资条。 咱得从最实际的地方看起嘛仔仔细细对着看,发现扣掉的社保那部分,确实是比之前多那么一点点。但光看工资条,它只显示个总数,具体是哪个险种涨,还是说缴费的基数变,这上头可没细说。
然后,我就开始在网上扒拉信息。 打开电脑,我就搜,“社保缴费 涨价”、“2024年 社保新政策”、“社保基数调整”这些词儿。哗出来一大堆信息,看得我眼花缭乱。
网上信息太多,得筛选
搜出来的东西五花八门,有的说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单位负担可能加重;有的说某某地方,像苏州,医保单位缴费比例要涨,但那是未来的事儿;更多的是说,好多地方都调整缴费基数的上下限。
- 看到说江苏、浙江那边,2024年的基数上下限都提。
- 还有河南、湖北,也是发通知,基数也往上调。
- 这个基数,通常是按上一年度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到300%来定的。平均工资涨,那这个基数自然也就水涨船高。
看到这儿,我大概有点明白。 对咱们普通打工人来说,感受最明显的,可能不是那个百分比(缴费比例)直接上调,而是算钱的基础(缴费基数)提高。你想,就算比例不变,基数高,那要交的钱肯定也多嘛
落实到自己头上
光看新闻还不行,得知道咱自己这儿是啥情况。我又专门去查我们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官网,找他们发布的最新通知。这官方的文件最靠谱。
仔细读文件,果然! 我们这边也是调整2024年度的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文件里写得清清楚楚,新的下限是多少,上限是多少,从什么时候开始执行。对比一下我的工资,确实是在新的基数范围之内,按照新的基数来算,缴费额增加是正常的。
绕一圈,回到最初的问题:“社保缴费比例上浮吗?”
我的实践结论是:
至少对我个人而言,直接的感受是缴费总额增加。但这主要是因为缴费基数随着社会平均工资的增长而上调。至于各个险种具体的“缴费比例”是不是涨,这个得分地区、分险种看,不是全国一刀切都涨比例。比如养老保险,个人缴费比例好像没变,但因为全国统筹,可能单位那部分在某些情况下成本会增加。医保,有些地方可能计划调整,但也不是马上就变。
社保缴费这事儿,跟地方政策、平均工资水平关系很大。感觉钱少,先别急,查查自己所在地的最新缴费基数通知,大概率就能找到原因。这事儿,还得是自己动手查查才最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