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唠唠我最近折腾的社保平均缴费指数,这玩意儿,说重要也重要,说不重要,好像又有点绕。我这人就喜欢把复杂的事儿给它捋顺了,所以就花了点时间研究了一下,现在跟大家分享分享我的心得。
我对“平均缴费指数”这几个字也是懵的,啥玩意儿?后来查了些资料,才明白大概是个啥意思。简单说,就是你每个月交社保的工资,跟你所在省份的平均工资比一比,算出一个数,这个数就是缴费指数。然后把你所有年份的缴费指数加起来,再平均一下,就得到了你的平均缴费指数。
用处可大了!这玩意儿直接关系到你退休后能领多少养老金!养老金怎么算?里面就有一个重要的参数是“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这个东西就跟你的平均缴费指数挂钩。平均缴费指数越高,你的“贡献值”就越高,退休金自然也就越多。
我琢磨着,既然这玩意儿这么重要,那我得好好看看自己之前的缴费情况。于是我就开始在社保局的网站上查我的缴费记录。还好现在网络发达,直接在网上就能查,以前还得跑断腿。把每年的缴费基数都导出来,然后跟当年的社平工资一对比,自己手动算了一下每年的缴费指数。别说,算起来还挺费劲的, Excel 都用上了。
算完之后,我发现自己以前有一段时间缴费基数比较低,导致平均缴费指数拉低了不少。当时年轻不懂事,觉得交多交少都一样,现在想想真是亏大了!不过还最近几年我都按较高的基数交,希望能把之前的给拉回来一些。
一些心得体会
- 缴费基数能高尽量高: 虽然现在交的多,到手的钱少了,但是退休后领的也多!而且现在的生活水平也在提高,以后说不定更高的退休金才能满足生活需求。
- 关注政策变化: 社保政策一直在变,要经常关注最新的政策,别到时候吃亏了都不知道。
- 长期缴费是王道: 缴费年限越长,退休金越高,这是铁律!能一直交就尽量交,别轻易断缴。
缴费指数也不是越高越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如果你现在经济压力比较大,也不要勉强自己交太高的基数,毕竟生活还是要过的。但是,如果条件允许,还是尽量按较高的基数交,为自己的未来多一份保障。
折腾完这一圈,我对社保的理解也更深了一层。以后我也会继续关注社保政策,争取让自己的退休生活更有保障。希望我的这回实践记录,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