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唠唠嗑,说说我当年研究2010年社保缴费比例的事儿。那会儿刚毕业没多久,对社保这玩意儿一知半解,总觉得跟自己没啥关系。后来工作,公司开始缴社保,才开始慢慢关注。
我就是个小白,啥也不懂。就知道每个月工资里会被扣掉一部分钱,说是社保。但具体扣多少,怎么算的,完全没概念。我就寻思,这不行,自己交的钱,总得弄明白?
于是我就开始各种查资料。那时候不像手机一搜啥都有。我记得当时主要就是跑图书馆,还有在网上各种论坛里瞎逛。找到一些零零散散的信息,但是都不太系统。
我记得最开始解到的是,社保分好几种,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也就是咱们常说的“五险”。然后每个险种的缴费比例都不一样,而且单位和个人承担的比例也不一样。
我就开始尝试整理这些信息。先从养老保险入手,因为这个是最重要的,关系到退休后的生活。我找到一些当年的文件,上面写着职工养老保险缴费比例,个人要交工资的8%,单位要交20%。这个比例现在可能变,但在2010年,好像就是这么规定的。
然后是医疗保险,这个也挺重要的,生病住院啥的能报销。我记得那会儿医疗保险的缴费比例,个人是2%,单位是8%好像,有的地方还会额外加个大额医疗互助,单位再交个1%左右。
剩下的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比例相对较低。失业保险好像个人交0.5%或者1%,单位交1%或者2%;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都是单位交,个人不用交。
把这些比例都搞清楚之后,我就开始尝试计算自己每个月到底交多少社保。我拿出自己的工资条,找到“应发工资”那一栏,然后按照各个险种的比例,算出自己个人应该缴纳的部分。再把公司帮我交的部分加起来,就算出每个月社保的总额。
算完之后,我发现每个月交的社保还真不少!当时就有点心疼,感觉自己到手的工资又少一块。但是转念一想,这社保毕竟是保障未来的,还是很有必要的。
为更深入地解社保,我还跑去社保局咨询过。那里的工作人员给我讲解很多政策,包括社保的缴费基数、缴费年限、待遇领取等等。我才知道,社保的缴费基数是根据当地的平均工资来定的,一般在平均工资的60%到300%之间。缴费年限也很重要,养老保险要缴满15年,退休后才能领取养老金。
经过这一番折腾,我对2010年的社保缴费比例总算是搞清楚。虽然过程有点辛苦,但我觉得很有意义。因为这让我对自己的权益有更清晰的认识,也为未来的生活打下一个基础。现在想想,当年真是够认真的,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