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唠唠我最近搞明白的社保缴费基数的事儿,就拿我这回遇到的“社保缴费基数4746”这事儿,好好说道说道。
事情是这样的,最近公司发工资条,我瞅一眼,发现社保扣的钱好像有点儿变化,就留个心眼儿。平时我对这些数字不太敏感,总觉得公司肯定没错,但这回不知道咋的,就想弄个明白。
我就去问公司的人事,想知道这个缴费基数是怎么定的。人事小姐姐人挺跟我说这个基数是根据咱们当地去年的平均工资来的,具体算法比较复杂,还跟我说上下限。我一听更懵,平均工资?上下限?听着就头大。
不行,还得自己研究。我回家就开始在网上搜搜,搜一大堆,什么“社保基数是按照当地上一年度1-12月份12个月在岗职工的工资收入所得的月平均额来确定的”,什么“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是计算用人单位及其职工缴纳社保费和职工社会保险待遇的重要依据”,看得我眼花缭乱。
我就挑几个看起来靠谱的,开始仔细研究。我发现,这个社保基数还真不是随便定的,它跟咱们的工资息息相关。简单来说,就是把你去年每个月的工资加起来,除以12,得出一个平均数,这个数就是你的社保缴费基数。如果你的工资太高或者太低,超过当地规定的上下限,那就按上下限来算。
我赶紧翻出我去年一年的工资条,一张一张地加,加完之后除以12,算出来的结果,跟公司给我定的4746还真差不多!
但是问题来,我去年有几个月工资比较低,是因为请假扣钱。那这部分钱算不算在社保基数里?我又开始在网上搜,发现有些地方是算的,有些地方是不算的。这可咋办?
我想想,还是直接打电话问社保局最靠谱。我打社保局的电话,把我的情况跟工作人员说一下,工作人员很耐心地跟我解释,说这个要看当地的具体政策,最好是咨询公司的人事部门。得,又绕回去。
没办法,我又去找人事小姐姐。这回我把我的疑问说得更清楚,还把我在网上查到的资料给她看。人事小姐姐查一下,跟我说,我们这里是按照应发工资来算的,也就是说,即使你请假扣钱,也要按照你没请假之前的工资来计算社保基数。我一听,总算明白!
这回的经历让我明白,社保这玩意儿,还真得自己上点心。别以为公司肯定没错,自己也要多解,多学习,才能保障自己的权益。以后每个月发工资条,我都要仔细看看,争取做到心中有数!
总结一下这回的实践经验:
- 第一步,解基本概念: 搞清楚社保基数是什么,怎么算出来的。
- 第二步,收集信息: 翻出工资条,查阅相关政策,多方收集信息。
- 第三步,咨询专业人士: 不懂就问,问人事,问社保局,别怕麻烦。
- 第四步,核对计算: 自己算一遍,看看公司给的基数对不对。
希望我的这回分享能帮到大家,以后大家遇到社保问题,也能有个参考。记住,自己的权益要靠自己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