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今天得空,想跟大家唠唠我这苏州社保缴费的事儿。前阵子整理东西,顺手把这些年交社保的单子、记录都翻出来瞅了瞅,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前前后后交的总额,居然已经有九万块钱了!这数字,我自己看着都觉得,嚯,不少了。
我的缴费经历是怎么开始的
说起来,我这社保也不是一天两天交起来的。最早开始交,还是刚上班那会儿,跟着单位一起交。那时候年轻,对这玩意儿没啥概念,就知道每个月工资条上会扣掉一笔钱,公司也会帮你交一部分。具体扣多少,公司交多少,老实说,那时候真没仔细研究过,反正跟着大部队走呗。
那时候印象里,每个月到手的工资好像就少了那么几百块,也没太当回事。公司人事会帮忙处理好一切,我们自己基本上不用操心。每年好像还会根据上一年的平均工资啥的,调整一下那个叫“缴费基数”的东西,有时候基数高了,交的钱也就跟着多了点。
后来转成灵活就业自己交
中间有段时间,我没在单位上班,成了个灵活就业人员。这社保不能断,关系到以后养老、看病。所以就得自己去办,自己交钱。这下可就得自己上心了。
我记得第一次去社保中心办这事儿,那真是有点懵。 工作人员给了我一张单子,上面有好几个缴费档次让你选。最低的一档,好像是按他们公布的最低工资标准来的,算下来每个月交的钱少点。往上还有好几档,一直到比较高的档次,那对应的缴费基数就高了,每个月要掏的钱自然也多不少。
- 当时看着那些数字,真是有点选择困难。
- 工作人员解释说,你选的基数高,以后退休拿的钱可能就多点,现在每个月交的也多。
- 我当时琢磨了一下,想着也不能太低,但也别给自己太大压力。就选了个中间偏下一点的档次开始交。
自己交钱,那感受就完全不一样了。以前在单位是直接扣,眼不见心不烦。现在是每个月(或者有时候是按季度)实打实地把钱划走,那真是有点肉疼。不过想想是为了以后,也就坚持下来了。
后来收入稍微好点了,我又去调整过一次缴费档次,往上调了一两档。想着趁年轻,多交点,以后负担也能轻一些。这灵活就业自己交,前前后后也交了好几年。
不知不觉就到了九万
再后来我又回到单位工作了,就又变回单位给交。这么一路过来,工作换过,缴费方式也变过,断断续续,但总归是尽量没断缴。
这回把所有记录,不管是单位代扣的凭证,还是自己去银行划款的回单,都拿出来,一项项对着看,一笔笔加起来。把单位给我交的那部分,和我自己掏腰包的那部分,全都算上,这才发现,这些年在苏州交的社保总费用,累积起来已经超过九万块了。
看着这个数字,心里头还是挺复杂的。 一方面觉得,哇,这么多钱,都够干点别的事儿了。另一方面又觉得,这钱交进去,是给自己未来买个保障,心里踏实点。特别是医疗这块,平时万一有个头疼脑热,去医院能报销不少,还是挺有用的。
反正,这就是我这些年在苏州交社保的一个过程记录。从单位懵懵懂懂地跟着交,到后来自己琢磨着选档次、按月掏钱,再到现在回头看这个累积的总数。时间过得快,钱也就这么一点点交出去了。希望这分享对大家有点参考,起码知道大概是怎么个流程,心里有个数。就这么回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