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老听朋友念叨,说这个月到手的工资好像少了点,还有些自己缴社保的朋友也说费用好像变高了。我自个儿也好奇,就想着得去弄明白,这成都的社保缴费到底是不是涨了。
我就是先翻了翻自己的工资条,因为我是单位给缴嘛仔细一对,诶?好像扣款部分确实比上几个月多了那么一点点。虽然不多,但总得知道钱花哪儿去了对。
然后我就开始在网上扒拉信息了。搜了一下“成都社保 缴费 2024”之类的关键词。出来一堆东西,看得有点眼花。我就耐着性子,找了几个看起来比较靠谱的,像是官方发布的消息或者一些本地资讯号的解读。
搞清楚是咋回事
琢磨了半天,总算是搞明白了。主要原因是社保缴费的基数调整了。这个基数,简单说,就是算咱们该交多少社保钱的一个“底座”。
具体来说:
- 每年都会公布一个新的“全省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2023年的这个平均工资出来了,是90220块钱一年,比前一年高了。
- 这个平均工资一涨,咱们缴社保的那个基数的“上下限”也跟着动了。
- 2024年新的缴费基数上限是每个月22555块,下限是每个月4511块。 跟去年比,上限高了1300多,下限也高了260多。
这就意味着,不管你是单位职工,还是自己缴社保的灵活就业人员,只要你的缴费基数在这个新的下限和上限之间,或者低于新的下限、高于旧的上限,那缴的钱多半就要变了。
具体到手的钱和要交的钱
像我这种在单位上班的,如果工资正好在新的下限(4511元)和旧的上限(去年是21228元)之间,那影响可能不大,除非公司是按下限给我缴的。但如果之前是按下限缴,那现在下限提高了,公司和个人都要多交点钱,到手的工资自然就少了。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之前缴费工资低于4511的,或者高于21228的。听说税务部门会统一算个差额,让单位给补缴。这个我也得去问问我们公司人事具体咋操作。
对于那些自己缴社保的朋友,特别是灵活就业人员,影响就更直接了。
- 他们养老保险是在全省平均工资的60%到300%之间自己选档次缴嘛比例是固定的20%。
- 现在平均工资涨了,那60%这个最低档(也就是新的下限4511对应的基数,虽然他们计算方式略有不同,但基数下限是一致的)和300%这个最高档(22555元)都水涨船高。
- 就算选最低档缴,也要比以前多掏钱了。
我看消息说,灵活就业人员要是之前几个月按老标准缴了,今年12月底前可以自己去把差额补上。从今年9月份开始新缴费的,就直接按新标准来了。
总结一下我的实践感受
成都社保缴费确实是涨了。主要原因就是社会平均工资涨了,导致缴费基数的下限和上限都提高了。
对我自己来说,就是这个月工资条上的社保扣款多了点,到手现金少了些。对那些自己缴费的朋友,就是每个月要准备更多的钱去缴社保了。
虽然每月支出多了点,有点小郁闷,但也只能接受。毕竟社保这东西,关系到以后养老、看病什么的,长远看还是重要的。只能说,以后花钱得更注意点,做好预算规划了。这事儿也提醒我,得多关注这些政策变化,免得自己稀里糊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