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聊聊我最近搞明白的社保缴费那些事儿,之前一直懵懵懂懂,这回算是彻底摸清门道了!
事情是这样的,前段时间,我琢磨着要自己交社保,毕竟自由职业嘛啥都得自己操心。结果一查,好家伙,各种险种、各种缴费基数、各种比例,直接给我整蒙了。
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去社保局的网站上研究,结果官方的说明那个叫一个“专业”,看了半天也没看明白。后来我决定换个思路,直接找身边也在自己交社保的朋友们请教。这才慢慢入了门。
我搞清楚了社保到底有几种保险。一般说的社保,主要包括五大险种: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养老保险是退休后领退休金的,医疗保险是看病报销用的,这个大家都知道。失业保险是万一失业了可以领的,工伤保险是工作期间受伤用的,生育保险是生孩子的时候用的。听朋友说,有些地方的生育险和医保合并了,具体情况还得看当地政策。
我就开始研究缴费标准了。这部分是最复杂的,我当时真的是头都大了。简单来说,缴费标准跟两个因素有关: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
- 缴费基数:这个东西每个地方都不一样,而且每年都会调整。一般来说,缴费基数是根据你上一年度的平均工资来定的。但是,如果你工资太低或者太高,缴费基数就会有限制。像有些地方,如果你的工资低于社会平均工资的60%,就按照60%来算;如果高于300%,就按照300%来算。我问了在上海的朋友,他们那里的社保缴费基数上限是三万多,下限是七千多。
- 缴费比例:这个比例每个险种都不一样,而且公司和个人承担的比例也不一样。就拿养老保险来说,一般来说,个人要交8%,剩下的部分由公司承担。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也都是公司和个人按比例分摊的。
我当时还遇到一个问题,就是社保基数的问题,因为我是自己交,所以可以自己在一定的范围内选择缴费基数。朋友告诉我,一般可以在社会平均工资的60%到300%之间选择。档次越高,交的钱越多,但是退休后领的也越多,看病报销的比例也越高。
为了搞清楚不同缴费档次到底差多少钱,我还专门跑去社保局的自助机上算了算。我把不同的缴费基数输进去,机器会自动算出每个月要交多少钱。我还把这些数据都拍了下来,方便以后参考。
我还咨询了社保局的工作人员,确认了我的理解没有偏差。他们告诉我,缴费标准每年都会调整,所以要及时关注最新的政策。
总结一下这回实践的收获:
- 搞清楚了社保包含哪些险种。
- 明白了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是怎么回事。
- 知道了自己可以选择不同的缴费档次。
- 学会了如何查询最新的社保政策。
这回研究社保缴费标准的过程虽然有点复杂,但是也让我对社保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以后自己交社保的时候,心里也更有数了。希望我的分享能帮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