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初中生社保缴费基数怎么定?弄懂政策规定不吃亏。

说起来这事儿,还是前阵子跟几个孩子差不多大的家长聊天,聊到孩子上学的事儿。大家都知道,上海这边教育资源相对好点,不少人都想着让孩子在这边参加中考、高考,毕竟机会多些,压力可能也没那么大。

聊着聊着,就有人提到一个问题,说孩子以后要在上海上初中,那这个社保缴费是怎么算的?是不是跟我们大人一样,也有个什么“缴费基数”?我当时一听,也愣了一下,对,我们上班的有工资,社保基数跟着工资走,那孩子没收入,这基数咋算?

这问题一下就勾起了我的好奇心,也是,关系到孩子的事儿,当家长的总得多上点心。

上海初中生社保缴费基数怎么定?弄懂政策规定不吃亏。

于是我就开始了我的“实践探索”过程。

第一步:网上先查查

我最先想到的就是上网搜。我就试了几个关键词,“上海 初中生 社保”、“学生 社保缴费基数”、“子女 上海 社保”之类的。结果出来一大堆信息,看得我眼花缭乱。

  • 大部分说的都是我们上班族的“五险一金”,什么职工平均工资、缴费上限下限(好像看到有数字提什么最低5975,最高31014,但感觉这跟孩子没关系)。
  • 还有的说单位缴多少,个人缴多少,这更不搭边了,孩子哪有单位。
  • 偶尔看到有提到子女教育、高考优势的,但就是没直接说初中生缴社保这个基数具体是

感觉搜到的信息都对不上号,都是讲我们成年人工作后的社保缴纳规则。我就琢磨,是不是我理解错了,或者这个说法本身就有问题?

第二步:问问“过来人”和“专业人士”

光自己瞎琢磨不行,我就去问了几个孩子已经在上海上初中、高中的朋友。他们一听我问“初中生社保缴费基数”,表情都跟我当时差不多,有点懵。

有朋友说:“没听说过孩子有啥缴费基数,我们每年就是交个医保费?”

另一个朋友说:“对对,好像是叫什么城乡居民医保,每年学校会通知,或者社区会通知,交个几百块钱,跟我们上班交的那个五险一金完全两码事。”

这话点醒了我! 原来方向可能搞错了。我们平时说的“社保”,一般指的是职工社保,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这五险。但对于没有工作的居民,特别是学生和小孩,他们参加的主要是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这个跟职工医保体系不太一样。

第三步:核实官方信息

为了确认这个信息,我又去查了上海市医疗保障局或者“随申办”这类官方渠道的信息。这回我换了关键词,搜“上海 学生 医保”、“城乡居民医疗保险 少儿”。

这下信息就对路了!

  • 确实,上海的中小学生,包括初中生,参加的是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 这个保险不是按月缴费,也不是根据什么“基数”来算。
  • 它通常是按年缴费的,每年有一个固定的缴费标准,这个标准每年可能会调整。比如某一年可能是几百块钱一个人。
  • 缴费时间一般也比较固定,通常在每年的年底集中办理下一年度的参保缴费。学校通常会统一组织或者通知。

搞了半天,原来初中生根本就没有所谓的“社保缴费基数”这个概念。 他们参加的是居民医保,是按年固定缴费的,跟我们职工社保那个复杂的基数计算完全是两回事。

实践总结

这回实践查下来,算是搞明白了。一开始被“社保缴费基数”这个词给带偏了,以为孩子也跟我们上班族一样,得有个什么复杂的计算标准。人家是另一套独立的医保体系,叫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缴费方式简单明了,就是一年交一次固定费用。

这下心里踏实了。虽然过程有点绕,但总算弄清楚了,以后再有朋友问起,咱也能说明白了。看来,很多事情不能想还是得自己动手去查证一下才靠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