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有朋友在上海和苏州之间跳槽,或者考虑在哪边安家落户,老是问我这边社保到底有啥不一样。正好我自己也琢磨过这事儿,毕竟关系到每个月到手多少钱,还有以后退休的事儿,所以就花了点时间,自己动手查了查,对比了一下。
我也是两眼一抹黑,就想着先看看官方怎么说。但一看那些官方文件就头大,条条框框太多。所以我就换了个法子,直接找了两边上班的朋友打听,再加上自己在网上搜了些大家都在讨论的数字,主要是想搞清楚两边的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大概是个什么水平。
这一对比,差别还真挺明显的。
第一步:看缴费基数
我发现上海的社保缴费基数,不管是下限还是上限,都要比苏州高出一截。打个比方,就说那个最低的缴费基数,上海那边设的那个“地板”就比苏州高不少。这意味着,就算你工资不算特别高,在上海交社保,那个基数也低不了。上限也高,高工资的人自然也交得多。
苏州那边,基数相对就低一些,对于刚开始工作或者收入暂时没那么高的朋友来说,每个月扣的钱可能会少点,感觉压力小一些。
第二步:看缴费比例和总花费
缴费比例这块儿,我粗略看了看,养老、医疗、失业这几大块,两边的个人缴费比例好像差别不算太大,都是国家规定的大框架。但是!重点来了,因为上海的缴费基数高,所以就算比例差不多,实际从工资里扣的钱,上海还是要多一些。
然后我站在公司的角度琢磨了一下,毕竟公司也要帮你交一大头嘛同样因为基数高的原因,在上海开公司,给员工交社保的成本,看起来确实要比在苏州高不少。我问了几个开小公司的朋友,他们也说上海这边用人成本里头,社保是大头。
第三步:琢磨长远影响
交得多,是不是以后拿得也多?这是我最关心的问题。我就打听了一下,普遍的说法是,因为上海的缴费基数高,理论上讲,如果你一直在上海按照较高的基数缴纳社保,并且交够了年限,退休的时候,拿到的养老金可能会比在苏州多一些。毕竟养老金计算还跟你交了多少钱、交了多久、还有当地的平均工资这些都有关系。
但这个也不是绝对的,影响因素挺多的。比如你在苏州交,但工资很高,一直按最高基数交,可能也不比在上海按最低基数交拿得少。这事儿挺复杂的,不是简单的一刀切。
- 上海:月月交得多,公司负担重,但未来养老金预期可能更高。
- 苏州:月月扣得少,到手工资可能多点,公司负担轻,但养老金预期相对可能低一点。
我的实践感受
整个摸索下来,给我的感觉就是,这事儿真得看个人情况。
如果你更看重眼前的到手收入,或者刚起步,觉得苏州的社保压力小点挺那选择苏州,每个月确实能轻松一些。
如果你收入比较稳定,或者更看重将来的退休待遇,觉得年轻时候多投入点,老了能多拿点保障,那上海这边虽然当前“付出”多,但长远看可能有它的优势。
我自己捋了一遍之后,心里大概就有数了。反正这东西没有绝对的好坏,关键看你现阶段最看重什么,还有你对未来的规划是啥样的。把这些都想清楚了,再做决定就不容易后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