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跟大家唠唠我们公司给员工缴社保这点事儿,都是我自己一步步摸索操作下来的,不算啥高深学问,就是个熟练工种的活儿。
第一步,肯定是先把人头捋清楚。每个月都得核对一下,看这个月哪些人还在,哪些人新来的,哪些人走了。这事儿不能马虎,不然给离职的还缴着,或者新来的忘了缴,那就麻烦了。我通常会对着人事系统和上个月的缴费单,一个个过。
第二步,就是算那个缴费基数了,这块儿稍微有点绕。
对于老员工,不是简单按他这个月工资来的。得把他去年的月平均工资给算出来。就是把他去年一整年,乱七八糟加一起的总收入,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加班费啥的,全都加起来,然后除以12。这个数,就是他今年的缴费基数。
新来的员工,去年不在咱们这儿,没法算平均。那一般就是按他入职第一个月的工资来申报。这个相对简单点。
第三步,别以为算出平均工资就完事了。这基数不是你想报多少就报多少的。每年政府都会公布一个当地的社会平均工资,然后给你划两条线:一个最低标准,通常是社平工资的60%;一个最高标准,通常是社平工资的300%。
你算出来的那个员工月平均工资,如果低于最低标准,那对不起,得按最低标准来给他缴社保。
如果高得离谱,超过了最高标准,那就按最高标准封顶来缴。
要是正好卡在最低和最高之间,那就按你实际算出来的那个数来缴。
我得把算出来的每个人的基数,都跟这两条线比对一下,确定最终的缴费基数。
第四步,就是把这些数据录入系统了。现在基本都是网上申报,登录社保局的官方网站或者我们公司用的HR软件,把每个人的名字、身份证号、还有最终确定的缴费基数,一个个填进去。这步特别考验耐心和细心,输错一个数字都不行。
第五步,提交申报,然后等着审核。提交上去之后,系统会校验一下。有时候会提示错误,比如身份证号不对,或者哪个数据不符合规定。那就得赶紧查原因,改过来再重新提交。顺利的话,系统就会生成一个缴费通知单,上面有这个月公司总共要缴多少钱,包括单位承担的部分和从员工工资里代扣的部分。
第六步,打钱。拿到缴费通知单,我就得走内部流程,申请付款。批下来之后,在规定的期限内,把钱转账到社保指定的账户里。这钱可不能拖欠,晚了可能会有滞纳金。
一步,就是存档和记录了。缴费成功的回执、申报表这些东西,都得好好收起来,电子版、纸质版最好都有备份。也得确保我们财务那边做账、发工资扣款都跟申报的数据对得上。
基本上,每个月处理社保缴费就是这么个流程。看着不复杂,但环节挺多,特别是每年调整基数的时候,计算、核对的工作量还挺大的。不过做顺手了也就那么回事,关键就是细心点,别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