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清楚社保缴费标准由谁定的?看看官方规定就明白!

拿到工资条那天,瞅着上面扣掉的那块社保钱,心里就犯嘀咕了。这扣得不少,我就琢磨,这玩意儿到底是谁说了算?凭啥扣这么多?难道是我们老板自己定的?还是人事大姐看心情给算的?

一开始我真有点糊涂,总觉得这事儿是不是跟公司效益、或者老板大方不大方有点关系。要不就是跟我谈工资的时候,这块儿也是可以讨价还价的?越想越不对劲,这可是国家的事儿,应该没那么随意。

还不清楚社保缴费标准由谁定的?看看官方规定就明白!

我就跑去问我们公司管人事的那个同事,她人挺好的,但说起这个也只是含含糊糊,说什么“按规定来的”、“有政策文件”、“跟平均工资挂钩”之类的。听得我云里雾里的,感觉这事儿没那么简单。

没办法,只能自己动手查查了。利用午休时间,我就在网上扒拉相关的信息。不查不知道,一查才发现,这里面的道道还真不少。老是看到什么“社会保险法”、“条例”、“规定”这些字眼,而且提得最多的就是“国家”和“地方政府”。

慢慢地,我算是捋出点头绪了。这社保缴费标准,压根就不是我们公司或者老板能拍脑袋决定的。

是国家层面,定了个大框架。就是说,国家有专门的法律法规,比如那个《社会保险法》,规定了社保这事儿的基本原则,比如哪些人得交,大致交哪些项目(养老、医疗、失业这些),还有些基本的规矩。

然后,具体到咱们每个月交多少钱,这事儿就跟地方政府关系很大了。咱们国家地方大嘛各地经济情况不一样,工资水平也差不少。地方政府(比如省里、市里)会根据国家的大框框,再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每年公布一个“社会平均工资”。这个“平均工资”很关键!

为啥关键?因为地方政府会根据这个平均工资,划定一个缴费基数的范围。通常是你工资高也不能无限高地交,有个上限,比如是平均工资的3倍;工资低也不能无限低,有个下限,比如是平均工资的60%。你实际的工资就在这个范围里头,作为计算你社保费用的基数。要是你工资低于下限,就按下限算;要是高于上限,就按上限算。

那个具体的缴费比例,就是扣多少百分比,也是国家和地方政府根据法律规定好的。比如养老保险,单位交多少比例,个人交多少比例,都是有明确数字的。

整个流程大概是这样的:

我搞明白的社保缴费流程

  • 国家:制定最顶层的法律和规则,定下大方向。
  • 地方政府(省/市):根据国家规定和本地情况,公布每年的社会平均工资,然后划定社保缴费基数的上下限(比如平均工资的60%到300%),并且也可能规定一些地方性的缴费比例。
  • 公司(用人单位):按照你上一年的月平均工资(新员工可能是入职首月工资),在地方政府规定的基数范围内申报你的缴费基数。
  • 最终扣款:根据你被核定的缴费基数,乘以国家和地方规定的缴费比例,算出你和公司各自要交多少钱。

这么一圈搞下来,总算是弄明白了。原来这背后是一整套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在支撑着,真不是哪个单位或者个人能随便定的。咱们公司的人事也老板也主要就是执行这些规定,帮咱们申报和代扣代缴。虽然知道钱是为将来但每次看到工资条,还是有点肉疼。不过搞清楚了来龙去脉,心里也踏实多了。分享给大家,省得像我之前一样瞎琢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