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2008年宜宾市社保缴费标准
宜宾市社保缴费标准如下:
一、2021年7月,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上限暂按20586元执行,缴费基数下限暂按3800元执行,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缴费基数参照执行:
1、养老保险,单位和个人分别缴纳个人工资的20%和8%;
2、医疗保险,单位和个人分别缴纳约10%和2%;
3、失业保险,单位和个人分别缴纳约2%和1%;
4、生育保险,单位缴纳约0.8%,个人不缴费;
5、工伤保险,单位缴纳约2%,个人不缴费
二、2021年7月,灵活就业参保人员自愿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维持十二档,依次暂调整为3800元、5000元、6000元、7000元、8000元、9000元、10000元、12000元、14000元、16000元、18000元及20586元。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医疗保险的月缴费基数暂调整为3800元;
三、不符合享受职工医疗保险退休待遇有关最低缴费年限规定的参保人员,在2021年7月办理一次性补足缴费年限手续时,月缴费基数暂按6862元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六十条用人单位应当自行申报、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非因不可抗力等法定事由不得缓缴、减免。职工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由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用人单位应当按月将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明细情况告知本人。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社会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直接向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缴纳社会保险费。
第十一条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和个人缴费以及政府补贴等组成。
宜宾市个人社保缴费标准
2021年宜宾个人社保缴费标准分别如下:
1、养老保险。2697元到17317元;
2、医疗保险。3463元到17317元;
3、生育保险。3463元到17317元;
4、失业保险。3236元到17317元;
5、工伤保险。用人单位职工工资总额,按项目参加工伤保险的缴费基数以项目工程总造价乘以项目所在市的人工占比之积。
社保一般指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是指一种为丧失劳动能力、暂时失去劳动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损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补偿的一种社会和经济制度。
社会保险的主要项目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和个人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有权查询缴费记录、个人权益记录,要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社会保险咨询等相关服务。
个人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有权监督本单位为其缴费情况。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将社会保险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国家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险资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社会保险事业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
国家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支持社会保险事业。
第七条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全国的社会保险管理工作,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社会保险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社会保险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社会保险工作。
第九条工会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有权参与社会保险重大事项的研究,参加社会保险监督委员会,对与职工社会保险权益有关的事项进行监督。
宜宾市养老保险缴费标准
2022年宜宾市社会保险(单位)
最低缴费标准
制表单位:宜宾市社会保险事务中心
说明:一、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下限根据2021年全省城镇全部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 81420元的60%确定,上限根据2021年全省城镇全部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 81420元的300%确定;
二、工伤保险缴费基数下限根据根据2021年全省城镇全部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 81420元的60%确定,上限根据2021年全省城镇全部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 81420元的300%确定;
三、失业保险缴费基数下限根据2021年宜宾市城镇全部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 75840元的60%确定,上限根据2021年全省城镇全部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 81420元的300%确定。
2022年宜宾市灵活就业人员
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自选表
温馨提示1根据《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四川省财政厅国家税务总局四川省税务局关于公布2022年度全省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上下限具体标准的通知》(川人社办发〔2022〕37号)文件精神,2022年度,全省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上限为20355元/月,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下限为4071元/月;
22022年缴纳费款有困难的,可自愿暂缓缴费,2022年未缴费月度可于2023年年底前进行补缴,缴费基数在2023年当地个人缴费基数上下限范围内自主选择;
3已缴纳2022年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且缴费基数低于4071的缴费人,应按4071补足;
4缴费人可通过各商业银行二维码扫码、微信、支付宝、电子税务局、四川税务微信公众号、银行代收等渠道申报缴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