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个人如何缴纳社保卡
个人缴纳社保有三种方式,一是通过单位或社保平台代缴,二是以自由职业者身份交纳社会保险。详情如下:
有单位的职工:即单位与个人共同缴费,这样,单位缴纳一部分,个人交纳一部分,按照个人上年的月平均工资收入,按一定比例缴纳。个人部分将按照个人的上年月平工资8%交纳养老保险,2%交纳医疗保险,0.5-1%交纳失业保险。
无单位的自由职业者:按照规定的缴费基数(当地有差异),按一定比例交纳,各地规定不同,一般养老保险在18--28%的比例缴费,医疗保险一般按当地上年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的6--10%缴费。
无工作、非本地居民缴纳社保方式:社保平台代缴。
本质跟职工社保是一样的,一般而言,通过社保代缴平台,个人需要缴纳的费用分为两部分:社保费用和平台服务费。
目前成都的社保最低缴纳基数是3175元,而每个人选择的缴纳基数不同,这也是产生不同费用的主要原因。
以2021年7月份的成都最低缴纳基数3175元来为例,需要缴纳社保费用总共是1158.86元,其中个人需缴纳337.11元。
成都小孩社保卡怎么办理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你是说社保卡怎么办理吧!
1、如果你是个体参保:
本人、带身份证到你参保的社区街道办政务大厅就可以办卡。当然你记得到社保卡卡号最好。也可以去所属区社保局或者成都市社保局去办。
2、如果你是在企业里面参保:
(1)联系企业的社保经办人员为你补办就是。
(2)自己带身份证、公司介绍信到所在街道办、区社保局也可以办。这个渠道没有实际走过。你可以打电话12333咨询。
成都社保卡怎么办理
法律分析:一、办理流程:
1、领取《成都市社会保障卡申办登记表》;
2、核对、完整填写登记表;
3、接到领取通知后,在受理申办的社会保障卡服务晚点领取新社保卡;
4、持卡人持社保卡、有效身份证原件在街道(乡镇)、社区(村)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中心(站)或其他指定的社会保障卡服务网点激活社会保障应用功能;按照选择的合作银行相关规定激活金融账户,金融账户激活后,该账户将成为享受各社会保险待遇的唯一账户。
二、所需资料:成都市个人办理社保需要本人具有金融功能的社会保障卡(或居民身份证),委托他人代办的还需提供代办人居民身份证原件。成都市个人办理社保的前置条件:
1、初次参保人员:女性年龄不满50周岁,男性年龄不满60周岁。
2、续保人员:在本市已建立社会保险关系且目前中断缴费。
三、办理地址:各区(市)县社保经办机构服务大厅,及乡镇(街道)、村(社区)基层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站)。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其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自愿参加社会保险的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社会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应当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国家建立全国统一的个人社会保障号码。个人社会保障号码为公民身份号码。
成都电子社保卡怎么领取
一、申请电子社保卡的方法如下:
1、微信申请:
首先,打开手机微信,点击“我”-“支付”-“城市服务”,选择“社保”,进入到自己所在城市的社保网,登录以后即可申领电子社保卡。
2、支付宝:
打开手机支付宝,点击“卡包”,点击“证件”,即可申请电子社保卡,或者在首页中点击“更多”-“城市服务”-“电子社保卡”。
社保卡由用人单位统一申办的,由用人单位经办人凭劳动保障证副本或单位介绍信及《单位领卡通知单》到申办受理机构领取,并及时发放给申领人,不得漏发和迟发。
社保卡由个人申办的,凭个人有效证件和《个人领卡通知单》到申办受理机构领取;委托他人代领的,委托人应出具本人有效证件和被委托人的有效证件及《个人领卡通知单》。
二、电子社保卡激活可以在微信上激活,具体步骤如下:
1、进入到微信主页面,右下方位置找到我选项并点击。
2、切换至新的页面后,找到服务选项点击进入。
3、翻转至服务界面之后,右侧找到城市服务并点击。
4、跳转至微信城市服务,左侧找到社保综合点击进入。
5、切换至社保综合界面后,找到电子社保卡并点击。
6、翻转至电子社保卡界面,下方中间位置找到立即领取并点击。
7、切换至身份验证界面,输入手机的支付密码。
8、接着在授权领取电子社保卡界面,下方位置点击授权领取。
9、最后在电子社保卡界面,即可查看激活成功的社保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三条社会保险制度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社会保险水平应当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和个人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有权查询缴费记录、个人权益记录,要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社会保险咨询等相关服务。
个人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有权监督本单位为其缴费情况。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将社会保险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国家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险资金。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社会保险事业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国家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支持社会保险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