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五城区购房资格
成都五城区指的是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也称为中心城区。成都五城区购房资格要求购房者在购房区域有两年户口,或购房区域两年社保或购房区域户口(无时间限制)+购房区域一年社保。
成都限购政策的具体规定
一、限购范围
一圈层: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高新南区;
二圈层:主城5区+1:武侯、青羊、成华、锦江、金牛+高新西区;近郊5区:龙泉驿、新都、温江、双流、郫都;
三圈层:远郊区:青白江、都江堰市、彭州市、邛崃市、崇州市、金堂县、简阳市、高新东区、大邑县、蒲江县、新津县。
二、购房资格
1、在成都落户满两年,可购相应区域的住宅项目;
2、在成都地区购买工作社保连续不间断24个月;
3、一年的户口+一年的工作社保;
满足以上条件的其中一个就可以在成都相应区域购买住宅;
4、三圈层的住宅需要有本地户口(对年限不做要求)或者一年工作社保。
三、限购范围
1、限购一圈层:具有高新南区和天府新区购房资格的居民家庭,能购买本区域以及二圈层11区的住宅;高新南区的购房资质能购买天府新区的住宅,天府新区的购房资质不能购买高新南区的住宅。
2、限购二圈层:具有高新西区、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购房资格的居民家庭可购买本圈层任何区域住宅及成都天府新区住宅。
3、限购三圈层(远郊区县):金堂、青白江、彭州、崇州、都江堰等地能购买三圈层的住宅,不能跨区域购买一、二圈层的住宅。
四、限购套数
1、家庭为单位至多购买两套房产;
2、单身名下能有一套住宅。
成都天府新区户口购房范围
根据成都市最新限购政策规定,成都市中心城区及一圈层区县,以及高新南区,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属于限购区域,二圈层区市县不属限购区域。
1、成都市高新南区和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的户口,可在本区内购房,也可跨区在成都市中心城区及一圈层的其它区县购房,但不能在高新南区和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间跨区购房。
2、成都市中心城区及一圈层其它区县的户口,可在中心城区及一圈层区县间跨区购房。
3、成都市二圈层区市县的户口,只能在二圈层区市县购房。虽然户口不在限购区域内,但工作单位在限购区域,并缴纳社保两年以上,也可在限购区内购房。
拓展资料:外地人在成都买房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1、购房家庭需要提供在成都市两年以上纳税证明或者社保缴纳政策。
2、具有合法有效的身份证明(居民身份证、户口本或其他有效身份证明)及婚姻状况证明。
3、具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和按时足额偿还贷款本息的能力。
4、具有良好的信用记录和还款意愿。
5、具有支付所购房屋首期购房款能力。限购是针对所有人的,限购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炒房的人存在,确保房地产市场安全稳定的发展,让大家能够买到房子,同时也是打击恶意炒房的行为存在。当然只要大家符合购房条件的,都可以购买房子,而且不受限购约束的。
拓展资料:购房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有房有车也是丈母娘们挑选女婿的必要条件。很多年轻人梦想就是有一套房可以成家立业,而随着购房政策变幻莫测,一些不懂买房套路的年轻人就会被开发商、中介牵着鼻子走,做出一些违法违规行为。
成都社保买房区域限制
一、2021成都社保买房区域限制
一、怎么获取成都市的购房资格
1.在成都落户满2年及以上。
2.在成都连续2年及以上按时缴纳社保,且稳定就业。
3.在成都落户不满2年,但在成都稳定就业并连续缴纳社保满12个月及以上。
二、对购买套数的限制
众所周知,为了杜绝炒房、哄抬房价的现象,2021年成都买房限购政策全新上线,因此大家有钱也不能随便买房了,详细买房规则如下:
1.户籍在大成都范围内的2人或以上的家庭,最多可以在成都购买2套房。
2.户籍不在成都的家庭(不论人数),最多可以在成都购买1套房。
3.户籍在成都的成年单身青年(1个人脱离父母自立门户),最多可以在成都购买1套房。
如果以上对户籍、社保和购房套数的限制条件,都同时满足,恭喜你具备了成都的购房资格,就可以在成都买房了。
注意,社保也可以决定购房区域:
A类—天府新区直管区的社保可购买: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高新西部园区、锦江区、青羊区、武侯区、金牛区、成华区
B类—高新南区社保可购买: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高新南区、高新西区、锦江区、青羊区、武侯区、金牛区、成华区
C类—主城5区+高新西区社保:可购买: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高新西区、锦江区、青羊区、武侯区、金牛区、成华区、龙泉驿区、新都区、温江区、双流区、郫都区
D类—近郊5区的社保可购买:高新西区、锦江区、青羊区、武侯区、金牛区、成华区、龙泉驿区、新都区、温江区、双流区、郫都区
E类—远郊10地区的社保可购买:青白江、蒲江、大邑、崇州、彭州、新津、都江堰、邛崃、金堂、简阳。
所以想要在成都买房的大家,在购买社保的时候也需要注意一下自己的社保是否买对区域了噢,以免错失购房机会。
二、成都购房限购政策
法律分析:2021年成都购房资格
1、购买一、二圈层的房需要以下条件其中之一;
1)户口:有该区域连续两年及以上户口
2)社保:两年及以上在该区域稳定就业且连续缴纳社保。
3)户口+社保:落户不满两年,成都稳定就业且连续缴纳社保一年及以上(落户+社保1年)
2、购买二套房注意:两人及以上的家庭购房:在成都有1套房或没有房才能购买新房,若是已有两套房则不可再购买。单身或非成都籍家庭只有在成都范围内无房才能再买房。
3、购买三圈层的房需要:有本市户籍,非本市户籍的应在本市稳定就业且连续缴纳社保12月以上
4、刚需优先摇号、优先选房,12月4日更新后,成都各资格可购买资格范围。
2021成都限购政策有哪些新变化
1、5月7日,成都市住建局会同成都市司法局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商品住房公证摇号排序选房有关规定的通知》。
2、《通知》对进一步完善成都市中心城区商品住房开盘销售公证摇号排序选房有关规定作出了一系列明确。
3、优化选房排序扩大公证摇号排序选房基数,根据《通知》,成都将加强购房资格预审工作,提高购房资格复核效率。通过细化预审资料及报名登记要件标准,提升资格预审及复核的准确性、精准度。登记购房人报名登记时,须按成都市商品住房购房登记系统要求上传相关购房资格材料,并对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
4、对于登记购房人数在当期准售房源数3倍及以上的商品住房项目,《通知》明确按以下要求进行购房资格复核、公证摇号排序和选房:
第一,复核通过的人数应达到房源数的3倍,复核后无房居民家庭及棚改货币化安置住户总数不足房源数3倍的,由已报名登记的普通购房家庭递补。
第二,递补的普通购房家庭,参照无房居民家庭排序规则进行排序后,依序递补。
第三,全部无房居民家庭及棚改货币化安置住户选购结束后,剩余房源由普通购房家庭依公证摇号排序结果选购。
以上我们为大家介绍的是关于2021年成都购房资格以及2021成都限购政策有哪些新变化的相关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有了一些了解吧。房子的购买政策也是近几年来国家一直强调的,这对于国家的经济来说也是有好处的。所以如果我们在购买房子时也要了解这些政策,帮助我们购买房子。
法律依据:《成都市房屋租赁管理办法》第六条(管理权限)锦江、青羊、金牛、武侯、成华区(含高新区,以下统称五城区)范围内,市属以上(含市属)单位的非住宅房屋租赁,由市房产管理部门委托市房地产经营管理处负责租赁登记备案。区属以下(含区属)单位和个人的非住宅房屋租赁以及住宅房屋的租赁,由市房产管理部门委托房屋所在地的区房产管理部门负责登记备案。
五城区以外的其他区(市)县的房屋租赁管理及登记备案,由房屋所在地的房产管理部门负责。
三、想在成都买房但是社保不够两年,可以补缴社保的嘛?
社会保险中断之后是不可以补缴的,但是可以续缴。
从现在开始连续购买社保满两年,即可获得购房资格呀。
按照成都市限购政策的规定,社保购房必须连续缴纳两年以上的社保才行,不能通过补缴社保取得购房资格。
想在成都买房但是社保不够两年,可以补缴社保的嘛?根据限购政策,社保不满两年,可以通过学历入户,或者亲戚投靠入户等方式将自己户口迁入成都,获得购房资格。如果不迁户口,那就只好老老实实缴纳社保两年后,获得购房资格再购买房产了!除此也没有其他比较好办的办法了。
你好朋友,现在可以在成都买房子,社保不够两年的,可以补交社保的,买房子只要你有钱就可以的,没有钱可以先贷款的,买房子是大事情
您可以在您当地直接拨打12333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热线,通过人工客服,直接咨询社会保险经办等相关方面的政策情况。
成都买房社保要求
成都买房社保要求如下:
1、天府新区(A类区域)。在没有户口的情形下,需要连续24个月单位社保(购房时单位注册地要在天府新区);
2、高新南区(B类区域)。在没有户口的情形下,需要连续24个月单位社保(购房时单位注册地要在高新南区);
3、高新西区(C类区域)。在没有户口的情形下,需要C类区域连续24个月单位社保(购房时单位注册地要在C类区域),注意D类区域户口的人,有C类区域24个月单位社保也可以买;
4、青白江区(D类区域)。任意区域连续12个月单位社保。
社保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社会保险,它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丧失劳动能力、暂时失去劳动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损失而提供的一种收入和补偿制度。社会保险具体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工伤保险制度、工伤保险制度、生育保险制度等五项,人们统称为五险。社会保险主要有三个功能:
1、第一个为稳定社会生活的功能;
2、第二个为再分配的功能;
3、第三个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二条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第十条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