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成都劳动仲裁公司不缴纳社保
当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之后,可以向劳动部门反映,一般比较常用的手段就是申请仲裁,不过即使赢了的话也有些单位可能会拒不执行的,比如就有单位在仲裁后还是不给员工交社保,那么仲裁后单位不交社保怎么办?下面就由为你介绍相关内容。
一、仲裁后单位不交社保怎么办
经过了劳动仲裁和法院之后,公司如果还是不不交社保的话,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属于劳务欠款类的可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九条: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拖欠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处理。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十七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的调查,应当自立案之日起60个工作日内完成;对情况复杂的,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30个工作日。
二、单位不给缴纳社保,劳动仲裁后怎么补偿单位不给缴纳社保,劳动仲裁后,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其限期缴纳或者补足。
《社会保险法》第六十三条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其限期缴纳或者补足。
用人单位逾期仍未缴纳或者补足社会保险费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以向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查询其存款账户;并可以申请县级以上有关行政部门作出划拨社会保险费的决定,书面通知其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划拨社会保险费。用人单位账户余额少于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以要求该用人单位提供担保,签订延期缴费协议。
用人单位未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且未提供担保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扣押、查封、拍卖其价值相当于应当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财产,以拍卖所得抵缴社会保险费。
三、单位不按实际工资缴纳社保违法吗
依据社会保险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必须按时足额交纳社会保险费用,所以用人单位按实际工资交纳社保是属于违法的行为。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关于仲裁后单位不交社保怎么办的相关内容。所以大家在找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擦亮眼睛,该问的东西一定要问清楚,千万不要觉得不好意思,而且还要把自己的职责和待遇写在合同里面,这样就有了法律效力了。
劳动仲裁后社保补缴流程
法律分析:
一次性补缴养老保险费超过3年(含)的,可以向人民法院、审计部门、相关行政部门或是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请求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
根据新政策,跨省流动就业人员转移接续养老保险关系时,对于符合国家规定的一次性补缴养老保险费超过3年(含)的,转出地社保机构应向转入地社保机构提供人民法院、审计部门、实施劳动保障监察的行政部门或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出具的具有法律效力证明一次性缴费期间存在劳动关系的相应文书,否则转入地社保机构不予接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办法明确了单位缴费按照缴费基数12%转移,共计45个工作日办妥转移手续,同时规定参保人不得退保。对于参保人员跨省流动就业的,转移养老保险关系需要走三个流程,新参保地审核转移接续申请并向原参保地发出同意接受函——原参保地办理转移手续——新参保地接受转移手续和资金,三个流程走完之后即可办妥转移接续手续,政策规定每个流程最多15个工作日,也就是说对于参保者来说,最多45个工作日就可以将全部手续办完。社保转移办理流程:1、参保人员在新就业地按规定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和缴费后,由用人单位或参保人员向新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提出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的书面申请。2、新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在15个工作日内,审核转移接续申请,对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的,向参保人员原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的社保经办机构发出同意接收函,并提供相关信息;对不符合转移接续条件的,向申请单位或参保人员作出书面说明。3、原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社保经办机构在接到同意接收函的15个工作日内,办理好转移接续的各项手续。4、新参保地经办机构在收到参保人员原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社保经办机构转移的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和资金后,应在15个工作日内办结有关手续,并将确认情况及时通知用人单位或参保人员。
公司不给员工交社保怎么赔偿
一、企业不给员工交社保怎么赔偿
1、企业不给员工交社保赔偿的方式有以下:
(1)赔偿劳动者少得或者未得的失业保险金损失;
(2)承担应当由生育基金支付的女职工生育保险待遇费用;
(3)承担工伤保险费有关的罚款、滞纳金等费用;
(4)承担基本养老保险有关的罚款等费用;
(5)赔偿给劳动者造成的其它费用。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的计算】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未缴纳社保赔偿标准
法律分析:用人单位未给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劳动者要求赔偿损失的,计算标准有:
1、按用人单位原应承担缴纳社会保险费用确定;
2、法律规定了明确补偿标准的,按该补偿标准确定;
3、不能确定的,可以由人民法院委托社会保险机构确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二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
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分别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
第二十三条职工应当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按照国家规定共同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第三十五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根据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确定的费率缴纳工伤保险费。
第四十四条职工应当参加失业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按照国家规定共同缴纳失业保险费。
第五十三条职工应当参加生育保险,由用人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缴纳生育保险费,职工不缴纳生育保险费。
第五十八条第一款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其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第一款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公司未交社保仲裁案例
公司没交社保的,申请人可以向当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单位没有给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当出现需要被保险的事由时因为单位没有为其缴纳导致员工不能享受各项社会保险,所造成的损失可以主张由单位进行赔偿,此类争议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当受理。
申请劳动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1、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住址、联系电话;
2、用人单位的名称、单位地址、法定代表人姓名、职务;
3、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4、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5、致送单位名称。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单位为什么怕劳动仲裁
工作好多年的人会发现基本上所有的单位都很怕劳动仲裁,只要是因为我国法律对于劳动者的保护很严格,如果申请劳动仲裁了,可能企业要面临更重的惩罚和赔偿,所以说好多单位都是不愿意员工去申请劳动仲裁的,只要申请劳动仲裁一般都是劳动者获胜,然后企业要对员工进行更高的赔偿,而且这样的情况对于企业的后期发展也不好。
现在的好多企业都为了不多出钱打着法律的擦边球,比如说劳动合同有规定开除员工是要赔偿员工一大笔钱的,干的时间越长的赔偿的越多,好多公司就是想裁人了也不开除你,就是把你调岗,调到一个若有若无的岗位逼迫你自己离职,像是这样的企业很多,只是这样的仲裁部门也没有办法,因为企业说起来就是自己也没有辞退你,公司之间的调岗很常见。
我记得我弟弟说他们单位更奇葩,因为要大量的裁员,他们的员工都是老员工,公司也不想赔钱也没有那么多岗位调岗,于是就让员工都重新签订了劳动合同,然后再辞退,这样的话就可以省一大笔钱,真的是为了少赔钱花样百出,真正闹到劳动仲裁部门的其实不多,不过我有幸遇到过一个经常和劳动仲裁部门打交道的公司,因为这个公司老是压工人的工资,离职后还不给人家钱,经常被告到仲裁部门。
后来我受不了总是压工资,于是就离职了,还好我离职后工资都按时给我结算了,不然我可能也要去劳动仲裁部门申请仲裁,所以说现在的企业都是花样百出呀,但是我看南方的企业就很少有这样的,而北方的企业这样的事情经常见到,在这点上真的是很羡慕南方的打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