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算社保的时候,脑壳疼!2017年在北京,我那会儿刚换工作,工资条上的社保扣款变多,我就琢磨着这玩意儿到底咋算的?
我先是上网一通好找,想看看有没有啥官方说法。你还别说,真找到一些文件,但看得我云里雾里的,啥“上一年职工月平均工资”、“缴费基数”……头都大!
摸索阶段
我记得当时找到的信息是这样的:
- 如果按上一年职工月平均工资算,那个基数是7706元。
- 如果工资特别高,超过平均工资300%,那就按23118元算。
- 还有几个按平均工资百分比算的,70%的是5394元,60%的是4624元,40%的是3082元。
这都是啥跟啥!我那会儿工资也没那么高,也没那么低,到底按哪个算?
实操阶段
后来我还是决定直接问问公司的人事。人家跟我说,一般公司都会根据你上一年的工资来定一个缴费基数,然后每年7月份会调整一次。
我这才想起来,我那会儿是年中换的工作,怪不得扣的钱变多。人事还告诉我,社保缴费分单位缴的和个人缴的两部分,个人缴的比例大概是11%左右,剩下的都是公司出大头,好像是26%左右。
具体到每个险种,比例都不一样:
- 养老保险: 企业出16%,我自己出8%。
- 医疗(生育):企业交9.8%。
我那时候还特别天真地以为,我每个月工资10000,以后退休金也按10000发!后来才知道,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
最终结果
折腾一圈,我总算是搞明白。虽然具体每个月扣多少钱,我还是没自己算出来(太麻烦!),但至少知道社保缴费是怎么回事,也知道自己的缴费基数大概是多少。以后再看工资条,心里也算是有个底。
这事儿过去好几年,现在想想还挺有意思的。分享出来,希望对刚到北京工作,或者对社保缴费一头雾水的朋友们有点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