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跟大家伙儿聊聊2017年我在杭州交社保的那点事儿。那时候刚稳定下来,就琢磨着自己交社保,毕竟有个保障心里踏实嘛
摸索阶段
两眼一抹黑,啥也不懂。我就到处问朋友,上网查资料。1,得搞清楚自己算哪种类型的,我是属于灵活就业人员。
然后,我就开始跑社保局。那时候不像现在这么方便,很多事情都得亲自去办。去之后,工作人员给我一堆表格,看得我头都大。不过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填。
缴费标准的确定
填表的时候,最关键的就是那个缴费基数。工作人员告诉我,2017年杭州这边有个上下限,具体多少我也记不清,反正就是根据上一年度的平均工资来算的。我记得当时最低好像是两千多,最高一万多。
- 养老保险:我自己选个中间档,按8%交。
- 医疗保险:这个也得交,具体比例我忘,反正也得交不少。
我还记得,当时灵活就业人员还有个啥《杭州市就业援助证》,有这个证的话,缴费标准还不一样,好像能便宜点。不过我没有,所以还是按正常的来。
缴费过程
确定好缴费标准后,接下来就是缴费。我记得当时是去银行交的,每个月都得跑一趟,还挺麻烦的。后来好像可以直接在手机上操作,不过那是后来的事。
3,全部弄完,拿到社保卡,心里总算踏实。虽然每个月交的钱也不少,但总觉得有个依靠。
2017年我在杭州自己交社保,就是一个不断摸索、不断学习的过程。现在想想,那时候虽然麻烦,但也挺有意思的。现在政策越来越办事也越来越方便,真是赶上好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