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那是2014年,我刚换工作,对社保这块儿还真不太懂。那时候就想着,每个月工资条上都扣社保的钱,但具体咋回事,还真没仔细研究过。有一天,我就琢磨着,这社保到底是怎么缴的?最低得交多少?
我就开始在网上查资料,翻来覆去地看。那时候的信息还真不如现在这么方便,找个准确的说法还挺费劲。不过总算让我摸到点门道。
摸索阶段
我记得最开始看到的是,2014年社保缴费基数有个最低标准。具体是多少?不同地方还不一样。我当时在天津,就得按天津的标准来。
我找到一份资料,上面写着天津2014年的最低缴费基数是2530元。这数字啥意思?就是说,你工资就算低于这个数,也得按这个数来交社保。也有个最高标准,好像是一万多,具体数字我记不清。工资再高,也就按那个最高标准交。
实践出真知
光看资料还不行,我还得自己算算。我记得当时我的工资是超过最低标准的,所以对我来说,就是按我的实际工资来算。但公司是怎么给我缴的,我还真得去问问。
于是我就跑去问公司的HR。她人还挺给我详细解释一遍。她说,社保分好几块,有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每个险种都有不同的缴费比例,公司交一部分,个人交一部分。
- 养老保险:这个是大头,公司交的比例高,个人交的比例低。
- 医疗保险:也是公司交大头,个人交小头。
- 失业、工伤、生育:这几个险种,好像都是公司交,个人不用交。
HR还给我看我的工资条,一项一项地给我指出来,哪个是社保扣款,哪个是个人所得税。这么一来,我就彻底明白。
最终确认
经过这么一番折腾,我总算把2014年社保最低缴费这事儿给弄清楚。虽然不同地方标准不一样,但基本原理都是一样的。就是有个最低缴费基数,工资低于这个数的,按最低基数交;高于这个数的,按实际工资交。
现在想想,那时候还真是有点“小白”。不过谁不是从“小白”过来的?重要的是,通过这件事,我对社保有更深的解,以后再遇到类似的问题,我就不会一头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