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社保视同缴费政策详解,看完这篇就懂了!

话说最近,我开始琢磨起自己的社保问题,尤其是这个“视同缴费”年限,听起来挺玄乎的,但又跟我退休后的养老金息息相关,所以必须得搞明白!

第一步,当然是先查资料!

我在网上搜一大圈,发现“视同缴费”这玩意儿,主要是针对我们这些在1992年以前就参加工作的人。像我这种90年代初就开始上班的老家伙,国家为照顾我们,就把1992年以前的工作年限,也算作是缴费年限,这样退休后就能多拿点养老金。听着还挺人性化的,对?

然后,我就开始琢磨,这“视同缴费”年限到底怎么算?

网上说,上海这边有个专门的计算公式: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月)× 92年前的工龄(即视同缴费年限)× 1.1%。

看着有点复杂,我举个例子你就明白。假设我1982年参加工作,到1992年正好10年,这就是我的“视同缴费”年限。然后,再用上海去年的社会平均工资,乘以10,再乘以1.1%,得出的钱就是我“视同缴费”这块能拿到的养老金。

上海社保视同缴费政策详解,看完这篇就懂了!

我就要搞清楚,我到底有没有这个“视同缴费”年限。

因为我中间换过几次工作,还自己做过一段时间生意,社保也断断续续的,所以我得去社保局确认一下。我还特意问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朋友,他们说,如果是机关事业单位,这个“视同缴费”年限的审核会更严格一些。

跑社保局,确认我的“视同缴费”年限!

到社保局,我跟工作人员说明情况,他们帮我查我的档案,确认我的“视同缴费”年限。还虽然中间折腾过几次,但我的工龄都算上,心里的一块石头也算落地。

这回搞清楚“视同缴费”年限,也算是我为自己退休生活做的一点准备。虽然过程有点麻烦,但为以后能多拿点养老金,这些折腾也值!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