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跟大家聊聊我最近折腾社保缴费基数的那点事儿。说真的,这玩意儿一开始真把我给整懵,各种数字、比例,看得我头都大。不过为咱以后能多领点养老金,少交冤枉钱,我还是硬着头皮上!
摸清门路
我先去网上搜一大圈资料,想看看有没有啥“官方攻略”。你还别说,真找到不少!
- 有的说,社保缴费基数跟当地的平均工资挂钩;
- 有的说,灵活就业人员可以自己选缴费档次;
- 还有的说,缴费比例是固定的……
看得我眼花缭乱,感觉信息量巨大,但又好像啥也没说明白。
咨询“专家”
光看网上资料不行,我还得找人问问。于是我拨打社保局的电话,跟客服小姐姐“煲个电话粥”。
客服小姐姐人挺耐心给我解释一通。大概意思是:
- 像我这种没固定工作单位的,属于灵活就业人员,要自己交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
- 缴费基数可以在当地规定的区间内自己选,一般是当地平均工资的60%到300%;
- 养老保险缴费比例是20%,医疗保险缴费比例各地不一样,我这儿是8.5%。
听完这些,我心里大概有点数。
精打细算
就是关键的“精打细算”环节!我拿出计算器,开始算账:
假设我们这儿的平均工资是5000块,那缴费基数的区间就是3000块到15000块。如果我选最低档3000块,那每个月要交的钱就是:
3000 x 20%(养老保险)+ 3000 x 8.5%(医疗保险)= 855块
如果我选最高档15000块,那每个月要交的钱就是:
15000 x 20%(养老保险)+ 15000 x 8.5%(医疗保险)= 4275块
这差距可真够大的!我算算自己每个月的收入,再想想以后能领多少养老金,决定选个中间档,既不给自己太大压力,又能保证以后的生活。
缴费成功!
选好缴费基数,我就在手机上操作一番,把钱给缴。看着缴费成功的页面,我心里总算踏实。
我的总结
通过这回折腾,我算是把社保缴费基数这事儿给搞明白。总结起来就是:
- 充分搜索解: 提前把资料查个遍,做到心中大致有数。
- 咨询不能少: 有不懂的地方,一定要找社保局问清楚,别自己瞎琢磨。
- 按照实际出发: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缴费基数,别太高也别太低。
- 调整很灵活:要是以后收入有变化,还可以调整缴费基数,挺灵活的。
希望我的这点经验能帮到大家,让咱们都能明明白白缴社保,安安心心过日子!